新疆农业大学召开2025年耕读教育实践课总结表彰大会

发布时间:2025-11-06来源:学生工作处作者:王钿 艾克帕尔·热杰甫 摄影:杨森林 刘悦浏览次数:1037

“从传统单一的农产品采摘到覆盖全产业链的耕读实践,从课堂走向天山南北的田间地头——这堂坚持了26年的耕读教育实践课,让青年学生真正读懂了土地和农业的力量。”

11月5日下午,新疆农业大学在八一会堂主会场召开2025年耕读教育实践课总结表彰大会,校党委书记谢树青,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董朝霞,党委常委、副校长米吉提·买买提,党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察专员万净敏,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红参加会议。校党委副书记陈勇主持大会。



大会在2025年耕读教育实践课专题片《耕读薪传·时代新声》拉开序幕,一幕幕画面串联起学校26载的耕读岁月——从1999年首批学子奔赴田间支农,到拓展至全产业链的创新实践。

陈勇通报了2025年耕读教育实践课开展情况。今年,全校20个学院138个班级、6500余名学生与198名教师深入全疆7个地州(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部分农团场的34个耕读教育基地,围绕作物采收、食品加工、产品包装、质量安全控制等农业生产关键环节开展耕读实践。

董朝霞宣读了《关于表彰2025年耕读教育实践课先进个人和先进班级的决定》。今年,全校涌现出58名“优秀指导教师”、40个“先进班级”、194名“先进个人”。

伴随热烈掌声,校领导为获奖代表颁奖,闪耀的证书与灿烂的笑容,凝聚着师生在耕读教育中的坚守与热爱。









农学院党委书记顾爱星、教师代表交通与物流工程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副主任艾尔夏提·吾买尔、学生代表中国语言文学与艺术学院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2401班钟美顺同学依次上台发言。他们用真挚质朴的话语和鲜活生动的故事,生动描绘了广大师生深入农业生产一线的动人画面,坚定了青年学子们“知农爱农、强农兴农”的信念。



“26年的坚守与探索,使学校的耕读教育积淀了深厚底蕴,铸就了独具特色的‘农大品牌’。”校党委书记谢树青为与会师生讲授耕读教育思政课。



谢树青指出,面对建设农业强国、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时代呼唤,学校耕读教育始终坚持在“守正”基础上勇于“创新”,课程内容从传统作物采收,拓展至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关键环节,这不仅是实践规模的延续,更是内涵的深化与质量的提升。

谢树青强调,要固本强基,深刻把握耕读教育的历史传承与时代价值。耕读教育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秉承党的教育方针,与我校办学之初就确定的“理论联系实际教学结合生产”办学方针一脉相承。历经二十六载,耕读教育已成为展现农大办学特色的品牌课程,是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重要载体。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学校耕读教育实现了从“劳动锻炼”到“育人体系”的升华、从“单一劳作”到“全产业链覆盖”的拓展、从“规模效应”向“质量引领”的转型、从“实践课程”到“文化浸润”的深化,全面展现农业高校劳动教育的实践探索与丰硕成果。

谢树青寄语广大学子,一要坚定理想信念,筑牢精神之基。通过对国情、区情、农情的亲身感知,深刻理解耕读教育中蕴含的“国之大者”,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二要练就过硬本领,成为栋梁之材。既要“俯下身去”,懂得“粒粒皆辛苦”的真谛;又要“勤于思考”,将感性的认识上升为理性的认知,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更要“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创造,在实践中敏锐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要厚植“三农”情怀,矢志建功边疆。通过耕读教育的熏陶和实践,能够真正读懂农业的深邃、爱上农村的质朴、尊敬农民的伟大,自觉将对脚下这片土地的深沉热爱,转化为未来服务乡村全面振兴的实际行动。

大会采用线下会议与线上直播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学校耕读教育领导小组成员,各学院党政领导,全体专兼职辅导员,班主任代表,2024级、2025级学生代表参加活动。

编辑:刘悦 杨森林 董艳欣  审核人:宋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