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新疆枣产业发展研究院年度工作汇报会在新疆农业大学召开。来自区内外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话新疆红枣产业发展新机遇,共商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新路径。中国科学院院士、新疆枣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赵玉芬,新疆农业大学校长蒋平安,自治区科学技术厅农村科技处处长阿依努斯卡・居马巴依等领导出席会议。以河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院长、中国枣研究中心主任刘孟军教授为组长的10人专家团全程参与论证指导。会议由新疆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副院长许红军主持。
蒋平安在致辞中对与会领导专家的到来表示欢迎,对自治区科技厅长期以来的支持表示感谢。他指出,新疆枣产业前景广阔,各分院需协同谋划枣产业相关项目,科学部署下一步工作重点。
会上,各分院依次作年度工作汇报,重点介绍了在枣产业基础研究、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等方面的探索。新疆农业大学聚焦种质资源与栽培技术,新疆医科大学分院深耕红枣药用价值挖掘,石河子大学分院主攻加工技术创新,宁波大学协同创新中心则在功能性产品研发与标准制定上发力。
专家团围绕研究院发展方向、资源整合效率、成果转化路径展开热烈讨论,提出“加强跨分院协同攻关”“深化产学研用融合”等建议。
赵玉芬院士在讲话中强调,研究院需持续以“科技赋能产业”为核心,深度挖掘红枣在保健、药用、美容等领域的高附加值,助力新疆枣产业从“规模扩张”向“高质量发展”转型。
阿依努斯卡・居马巴依表示,科技厅将立足职能,在强化组织协调、优化项目支持、统筹跨领域工作安排及推动后续行动、计划落实等方面给予支持。
在自治区重大科技专项“红枣加工品质提升技术集成与功能性产品开发”项目中期汇报环节,项目及各课题负责人依次汇报进展。专家团对项目进展给予高度肯定,同时从“优化品种区域布局”“加快机械化装备落地”“推进保健食品申报”等方面提出改进建议,为项目后续攻坚指明方向。
未来,新疆枣产业发展研究院与项目组将继续整合疆内外优势资源,深化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推动新疆红枣产业向“更高质量、更高附加值、更具国际竞争力”迈进,为乡村振兴、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更强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