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承办第五届中国同位素水文学论坛

发布时间:2025-08-17来源: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作者:曾妍妍浏览次数:800

8月9日至10日,第五届中国同位素水文学论坛(简称 ic Water 5)在新疆乌鲁木齐市举行。论坛由国际水文科学协会中国委员会同位素分委员会(CCT)主办,新疆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中国地质调查局乌鲁木齐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全国重点实验室承办,来自全国93个单位230余位专家学者及研究生参加了会议。


论坛开幕式合影


论坛开幕式由新疆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处副处长吴鹏昊教授主持,新疆农业大学副校长王振华教授、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副所长段伟利研究员、中国地质调查局乌鲁木齐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主任丁志研究员、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杨震雷研究员、国际水文科学协会中国委员会秘书长王小军正高级工程师、国际水文科学协会同位素分委员会(IAHS-ICT)主席暨中国同位素水文学委员会(CCT)主席庞忠和研究员等先后致辞。

庞忠和研究员在致辞中介绍了同位素分委员会的情况、近期工作和ic Water 5的筹备进展。他指出,中国同位素水文学论坛是CCT主办的系列学术与技术会议,2020年首届在北京举办,迄今已成功举办四届,受到全国广大同行的踊跃参与,推动了学术交流和学科发展,产生较好的国际影响。论坛的宗旨是通过交流分享最新的研究进展,加强合作,共同推动中国同位素水文学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庞忠和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陈亚宁研究员、香港大学焦赳赳教授、中国地质科学院文东光研究员、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李忠勤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宋献方研究员、中国地质调查局自然资源综合调查指挥中心陈宗宇研究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郭华明教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马瑞教授、同济大学刘忠方教授等10名知名学者出席论坛作大会特邀报告。

本届论坛主题为“干旱区水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在为期两天的会议议程上,在8个分会场,完成了90个口头报告、5个学术墙报。内容涵盖古气候同位素记录、降水同位素与大气环流模型、水循环与生态安全、干旱区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污染溯源与环境保护、水岩相互作用与地下水水质、地热与碳中和、同位素实验方法和技术等多个研究方向。多家同位素水文学相关设备厂家到会参展。论坛学术内容扎实丰富,讨论互动积极深入,反映我国同位素水文学领域生机勃勃、人才辈出、继往开来的可喜局面。

8月10日下午,CCT秘书长、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黄天明研究员主持论坛闭幕式。CCT主席庞忠和研究员和副主席陈宗宇研究员、宋献方研究员为11位 “优秀研究生报告”获奖者颁奖。


CCT领导为优秀研究生报告获得者颁奖


周金龙教授作论坛总结发言。他指出本届论坛突显了同位素水文学的学术前沿、理论创新、新兴技术及其在干旱半干旱区地下水领域的重大应用,成果丰硕喜人。他代表组委会向论坛主办方、协办单位、所有莅临论坛的代表、志愿者们表示感谢。


周金龙教授作论坛总结发言


第六届论坛将于2026年在南京举行。闭幕式上,第六届中国同位素水文学论坛的牵头承办方,南京大学庞洪喜教授介绍了论坛方案和学校情况。他向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发出了参会邀请。随后,庞洪喜教授接旗完成会旗交接仪式,第五届中国同位素水文学论坛闭幕。


中国同位素水文学论坛会旗交接仪式



编辑:赵敏  审核人:宋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