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至7日,由中国农业工程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中国农业机械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中国农业机械学会地面机器系统分会联合主办,新疆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新能源学院)承办的全国高等学校农业工程类专业“AI赋能农业工程教育变革与育人实践”研讨会在新疆农业大学举行。来自吉林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45所高校的200余位专家学者和青年教师齐聚天山脚下,共探人工智能时代农业工程教育的变革路径与育人新模式。
8月5日,第四届“全国农业工程类专业青年教师讲课竞赛”在新疆农业大学八一楼举行。竞赛设置农机装备、智慧农业、机械设计、农业电气化、农业水利工程等5个课程方向,全国34所高校的68名青年教师报名参赛。赛事采用“双盲评审+现场教学展示+随机抽签”机制,邀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农业工程学科评议组、教育部农业工程类教指委委员及多所院校教学副院长担任评委。经过激烈角逐,最终评出特等奖7人,一等奖20人,二等奖30人,优秀奖11人。特等奖获得者、新疆农业大学教师于蒙杰分享道:“竞赛以赛促教、以赛促改,为我们青年教师提供了展示与交流的高水平平台。”
8月6日上午,研讨会开幕,中国农业工程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杨印生教授主持会议。新疆农业大学校长蒋平安教授在致辞中对与会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学校在农业工程领域的特色与优势。他表示,本次研讨会是推动农业工程教育与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合的重要平台,希望各位专家学者能够充分交流,碰撞思想,共同探讨AI赋能农业工程教育的新路径,为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农业工程人才贡献力量,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
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常务副秘书长管小冬致辞,她表示,此次盛会对推动农业工程教育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AI等技术影响下,需优化课程体系、加强实践教学以培养时代所需人才。研讨会是汇聚智慧、促进深度融合的平台,希望为农业工程教育发展及农业现代化、乡村振兴提供新思路与力量。
中国农业机械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赵凤敏在致辞中指出,人工智能正重塑农业工程体系,农业工程教育需先行。期待本次聚焦AI赋能农业工程教育的研讨会产出新理念,助力农业强国建设。
来自吉林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河南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江西农业大学和新疆农业大学等八所高校的十位专家教授分别围绕人工智能背景下的农业工程教育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智能农业装备教学体系构建、仿生学在农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以及数智驱动的课程教学设计等方面,阐述了当前农业工程教育领域最前沿的探索与实践,AI赋能农业工程教育变革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总结了各高校在人工智能与农业工程深度融合方面的宝贵经验。
8月6日下午,在闭幕式暨颁奖典礼上,与会嘉宾为获奖教师颁发证书。经竞选陈述和现场投票,宁夏大学承办2026年研讨会。
其间,与会代表前往新疆钵施然农业机械科技有限公司、铁建重工新疆有限公司参观考察。
此次研讨会的举办,为农业工程教育与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融合搭建了平台,有助于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农业工程人才,为农业强国建设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