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院士桂建芳、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松林一行来校调研座谈

发布时间:2025-07-30来源:生命科学学院作者:杨艺 康宁 张俊杰浏览次数:1978

7月28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桂建芳,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陈松林院士一行来校,召开2026年中国水产学会水产生物技术与遗传育种专业委员会年会筹备会并作学术报告。新疆农业大学校长蒋平安主持座谈交流活动。



蒋平安对桂建芳院士、陈松林院士来校指导工作表示欢迎,并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和办学特色。陈松林院士介绍了与会专家,双方围绕新疆特色冷水鱼养殖、土著种质资源保护及成果转化展开深入交流。

2026年中国水产学会水产生物技术与遗传育种专业委员会年会由新疆农业大学承办,会议就年会主题设置、时间安排等各项细节展开充分讨论,广泛交流意见,并达成共识。蒋平安表示,学校将全力办好本次年会,为新疆渔业现代化提供人才与技术支撑。

科学技术处、生命科学学院、动物医学学院部分教师代表参加了座谈。



座谈会后,在新疆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举办“干旱区生命科学讲堂|中国水产生物技术与遗传育种学术报告会”。桂建芳院士以《水产种业发展的中国智慧与育种技术创新》为题,结合自身科研经历,系统阐述鱼类精准育种发展进展,特别是银鲫和黄颡鱼育种创新成果;陈松林院士分享了《海水鱼分子育种研究进展与种业现状》,解析“鱼芯1号”基因芯片与基因组编辑最新成果;集美大学王志勇教授、上海海洋大学陈良标教授、中山大学何建国教授分别围绕大黄鱼基因组选择育种、罗非鱼抗病抗寒分子育种、生物技术在对虾良种培育与疫苗创制中的应用等方面作专题报告。现场还就利用基因编辑创制无肌间刺鱼类新技术的前景、大黄鱼抗锥体虫病的研究进展及其“耐粗饲”品种品质问题、南美白对虾在新疆的养殖适应性、罗非鱼抗病育种关键基因等问题进行深入交流。

调研期间,院士专家一行还深入了解了新疆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水产科研团队成员的具体研究方向,为团队精准把脉,进行研究方向的详细规划指导。

此次调研座谈和报告会议,为进一步建设好“新疆特色水产研究中心”和“现代渔业产业学院”提供强大支持,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现代渔业注入“芯”动能,为推动新疆渔业新质生产力发展、保障西北地区水域生态安全与食物安全提供了坚实科技支撑。



编辑:杨森林 赵敏  审核人:宋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