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农业大学“红色育苗工程”党员队伍作风建设暨能力素质提升专题培训班在新疆可可托海干部学院举行

发布时间:2025-07-10来源:党委宣传部作者:姚亚楠 冯魁 摄影:寇恩阳 王昊阳浏览次数:1261

当高校党员干部遇上“共和国功勋矿”,会碰撞出怎样的红色火花?6月29日至7月4日,新疆农业大学58名党员干部奔赴可可托海干部学院,开启了一场“理论充电+精神补钙”的沉浸式培训之旅。在这片曾为国家挺起脊梁的红色热土上,他们沿着矿车轨道追寻信仰足迹,在矿洞岩壁间触摸精神密码,把可可托海精神转化为教育强国的生动实践。




6月29日,培训班开班仪式在新疆可可托海干部学院综合楼三楼举行,新疆农业大学机关党委书记、党委组织部副部长加马力丁·卡麻了出席开班式并讲话,新疆可可托海干部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党支部书记张睿主持开班式。加马力丁·卡麻了表示:“可可托海精神是在新疆可可托海的开发建设历程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希望大家将红色精神传承与新时代干部作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为加快建设一流农业大学、推动学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做好组织保障。”



“零下50℃的矿洞,他们用冻裂的双手凿开国家急需的稀有金属······”王丹的专题课《可可托海精神及其时代价值》,让不少学员悄悄抹起眼泪。可可托海人在艰苦岁月中,以顽强的意志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在访谈“矿二代”巴哈提别克·加斯木汗的《传承可可托海精神》课堂上,全体学员体会到了老一辈可可托海建设者的坚守和传承的精神。政治生日会上,重温入党誓词的庄严时刻、政治生日贺卡传递的深切嘱托、“入党那一天”的真情讲述,让党员同志们重新回味入党时的郑重承诺,党员意识愈发鲜明,责任担当愈发笃定。





在实践教学中,大家在可可托海地质陈列馆、三号矿脉、阿依果孜矿洞、安桂槐事迹展厅、“两弹一星”精神陈列馆、地下水电站沉浸式感受老一辈可可托海人为我国稀有金属工业发展立下的不朽历史功勋,那些层层叠叠的开采痕迹,既是地质构造的记录,更是一代人用生命丈量祖国需求的等高线。



7月1日,恰逢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新疆可可托海干部学院及培训班全体党员举行升国旗仪式。可可托海的朝阳为国旗镀上金边,大家迎着朝阳,仰望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站在这片曾为国家挺起脊梁的土地上,我们更能深刻感悟党的奋斗精神如何在边疆大地生根发芽,更能读懂初心使命的时代分量,更应在党的历史坐标中找准自己的方位,在国旗的映照下明晰使命担当。”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毋立根在国旗下的发言,让学员们热血沸腾。




在“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成效和经验”以及“八项规定改变中国”的专题研讨中,58名党员干部分五组展开热烈研讨。大家畅谈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为切入口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取得的显著成效,深刻感受到八项规定重塑了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大家一致认为,“八项规定改变中国”是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心声,作风建设带来的清风正气为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研讨中,学员们紧密结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自身岗位职责,深入探讨如何将作风建设成果内化为日常行为准则。大家纷纷表示,要持续巩固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自觉抵制歪风邪气,以优良作风涵养师德师风、引领校风学风,将学习研讨收获转化为推动工作、服务师生的实际行动,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过硬的作风支撑。



在结业仪式上,大家通过制作手抄报、PPT等形式,以真挚的情感汇报了学习心得,展示了参加此次培训班的所感所悟。宣传部校园文化科科长冯魁说:“可可托海精神震撼人心,此次培训是一次深刻的党性洗礼,我将把淬炼的作风转化为建设清朗校园文化、筑牢意识形态阵地的强大动力。”食品科学与药学学院教师陈其玲说:“对党忠诚就是坚守三尺讲台,培育知农爱农人才,教育学生在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中书写精彩答卷。”校医院医生李欢欢说:“我将继续以党旗为引领,既要精进医学知识做师生健康的守护者,更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动更多同事投身医疗服务第一线。”

编辑:杨森林 赵敏  审核人:宋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