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多元之姿 启未来新程——新疆农业大学微专业迎来首批毕业生

发布时间:2025-06-23来源:教务处作者:庞冬浏览次数:1259

“通过两学期的出国英语培优微专业学习,我的英语听力、阅读、写作、口语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让我升学备考多一份基础,求职面试多一份底气。”来自动物科学专业的毕业生李耀说,我的微专业证书编号尾数为001,我感到非常幸运,感谢学校提供这么好的学习平台。



今年,18名来自不同学院的2025届毕业生修完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成为学校首批微专业证书获得者。这18名毕业生来自全校9个学院、12个不同专业,涵盖农学、工学、管理学等多个领域。

2023年,学校以“跨界融合、精准赋能”为理念,推出首批13门特色微专业,涵盖外语、智能制造、土地科学、动物健康、交通物流、数字农业、智能会计及中亚贸易等领域,为学生搭建起跨学科、跨领域的成长平台。微专业通常由多门相互关联的课程(10-15学分)构成,学生通过完成规定的课程学习,成绩合格后将获得微专业证书。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模式,通过采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授课,为学有余力的本科生提供特色课程群的学习机会。



已开课微专业:聚焦需求,精准培养

首批微专业聚焦国家战略需求与区域经济发展,以“小而精、跨而融”为特色,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成长路径。外国语学院的出国英语培优、机电工程学院的智能制造、资源与环境学院的土地科学与技术率先招生、授课,交通与物流工程学院的智慧交通微专业紧跟其后于2024年招生、授课。为满足更多学生的修读需求,丰富我校微专业教学资源,2024年我校联合浙江大学上海高等研究院开出“人工智能+”微专业,一经推出便火遍全校。2025年,希望更多同学能够加入到微专业的学习中来。



首批毕业生:多元背景,跨界绽放

他们以主专业为根基,通过微专业拓展视野,例如,农学专业学生修读出国英语培优微专业后,既强化了专业领域国际交流能力,又为申请海外农业科技类研究生项目增添语言优势;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学生通过土地科学与技术微专业的学习,在流域综合治理、国土空间规划等交叉领域展现独特竞争力;园艺专业学生选择智能制造微专业,将自动化控制技术应用于现代温室管理,显著提升了在智慧农业企业的就业竞争力。这种跨学科交叉融合的学习模式,不仅打破了传统专业壁垒,更通过“专业+”的复合能力培养,为学生的升学和就业开辟了多元化发展路径。


毕业生心声:微专业,点亮人生新可能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毕业生刘雨则感慨:“在智能制造微专业的学习中,我收获颇丰。通过课程了解到很多智能制造的前沿发展,我通过微专业课程学习将电气工程知识与智能制造技术结合,对我的专业能力提升帮助很大,同时,微专业课程里的实践项目让我学会了运用仿真软件设计智能生产线,深刻体会到理论与实际结合的乐趣。”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毕业生牛奥博表示:“感谢土地科学与技术微专业的任课老师们用高水平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使微专业课堂生动又有趣。遥感、地理信息系统(GIS)等微专业课程对我的主修专业学习及就业能力提升有很大帮助,最后衷心祝愿学校微专业越办越好。”


土地科学与技术微专业毕业生牛奥博与刘鑫宇


未来展望:微专业,助力高质量人才培养

新疆农业大学微专业的成功实践,是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新工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的生动缩影。学校将持续优化微专业课程体系,增设更多与区域产业紧密结合的特色方向,如“数字农业运营与管理”“中亚农产品贸易”“供应链管理”等,进一步拓宽学生成长路径,为服务乡村振兴、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输送更多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同时,学校微专业证书将接入学信网认证体系,为学生提供官方权威的学习证明,提升证书的社会认可度。

18名毕业生,他们以微专业为助力,跨越学科边界,连接专业与行业,以多元融合技能在职业发展中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新疆农业大学微专业,正以开放的姿态,为每一位学子提供无限可能!

编辑:杨森林 赵敏  审核人:宋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