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遇非遗 传承焕新彩 ——新疆农业大学上演传统文化盛宴

发布时间:2025-06-12来源:中国语言文学与艺术学院作者:白美玉 摄影:胡学哲、寇恩阳浏览次数:1874

鼓点如霹雳炸响!疆鸿龙狮团的南狮矫若游龙,腾挪闪跃间直攀高杆之巅,狮口一张,“大展宏图,大吉大利”的鲜红竖幅如飞瀑般抖落!台下瞬间爆发出雷鸣般的喝彩与掌声。6月11日下午,新疆农业大学明德广场化身流光溢彩的“非遗海洋”,“青春遇见非遗,传承焕发活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非遗技艺展演及体验活动在此“燃”起。



活动由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新疆农业大学)等主办,中国语言文学与艺术学院承办,校内外多家单位协办,联袂烹制文化大餐。校党委常委、副校长綦群高,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临湘,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红等领导嘉宾亲临现场,与师生共襄盛举。中国语言文学与艺术学院院长安占峰主持活动。



綦群高表示,这是学校第三年举办非遗进校园活动,旨在引导师生感受非遗背后的文化内涵,让千年文脉在青春沃土深深扎根。沙依巴克区文联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嘉宾代表林贵福深情寄语:“让同学们触摸非遗脉搏,汲取文化精髓,挺立自信脊梁!”





视听震撼,国潮澎湃。狮舞雄风甫定,农大华服社的《又见红楼》便翩然而至,衣袂飘飘,恍若穿越时空。古琴淙淙,衡振华、罗万娅、杨欣吟诵《大学》,声韵悠远,涤荡心灵。倏忽间,李尚俊的川剧变脸绝技引爆全场,蓝脸厉鬼转瞬化作红脸关公,引得惊呼连连!学校武术队《禾下武魂》虎虎生风,音乐社《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歌声嘹亮,《笔墨舞》挥洒写意……一幕幕精彩,尽显中华气韵万千。





手作匠心,乐在其中。体验区人潮涌动,热火朝天……

身着素雅旗袍的院茶艺师温杯烫盏,投茶注水,一招“凤凰三点头”行云流水。师生们凝神屏息,蘸取彩漆,漆扇制作台前排起蜿蜒长龙。糖影绘梦团队的崔煜奇手腕翻飞,缕缕糖丝顷刻化作活灵活现的“小艺”卡通糖人,中语学院王玉琦老师举着新鲜出炉的“小艺”,俏皮比耶,甜香四溢。




穿针引线,细嗅药香,同学们将艾草、香料仔细填入囊袋,再缀上流苏、玉珠,一个个五彩斑斓、玲珑别致的香囊在巧手中诞生,爱不释手。新疆非遗文创基地展示的手工区最是解压!在老师指导下,同学们揉捏“面团”,学习哈萨克族擀毡工艺,制作“发财馕”。小油馕圆鼓鼓,芝麻馕香喷喷。米宇涵同学捧着自己略显“抽象”的作品,笑得开怀:“自己做的,就是香!”




游艺乐翻天,套圈、踢毽子、投壶、五子棋、抽陀螺、翻花绳、抖空竹、非遗知识竞答……八项传统游艺区同样欢声笑语不断,古老智慧在游戏中焕发新趣。

本次活动将非遗从“展柜”搬进校园,让师生在沉浸式体验中触摸文化根脉。中语学院院长安占峰表示,学校将持续深耕“非遗进校园”,通过课程、社团等多元路径,让千年技艺在青春力量的滋养下,焕发蓬勃生机,绽放时代新彩!

编辑:赵敏 杨森林 董艳欣  审核人:宋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