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首届—中亚教育部长会议在乌鲁木齐举行。新疆农业大学与哈萨克斯坦赛福林农业技术研究大学、河海大学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农业节水与河湖健康国际联合实验室”正式揭牌;与哈萨克斯坦赛福林农业技术研究大学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作物生物育种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正式揭牌。新疆农业大学党委书记谢树青出席联合实验室揭牌仪式。
丝绸之路经济带农业节水与河湖健康国际联合实验室,聚焦“一带一路”干旱半干旱区水资源与生态安全的重大需求,致力于破解传统农业高耗水模式与河湖生态退化的双重挑战。作为中国与中亚跨境科研合作的标志性平台,实验室通过汇聚国际顶尖科研力量,融合卫星遥感、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推动农业节水理论与河湖健康评价技术的突破性创新,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水安全、生态安全及新疆十大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核心科技支撑。在科研协同上,实验室联动新疆水资源高效利用重点实验室,打造高寒山区冰雪监测、流域水生态监测、绿洲灌区生境调控三大共享平台,并向中亚国家开放数据资源,推动区域科技资源互联互通。此外,实验室通过设立“种子基金”、优化激励机制,激发青年科学家创新活力,助力水利工程学科跻身国际一流行列。该联合实验室的建设不仅填补了中亚地区跨境水资源联合研究平台的空白,更通过“技术共享、人才共育、成果共创”的机制,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
丝绸之路经济带作物生物育种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聚焦丝绸之路核心区及中西亚区域农业生产关键问题,开展粮油、棉麻和牧草等作物重要性状组学研究与利用、种质资源鉴评与创新、分子聚合育种与新品种选育、高效生物育种关键技术研发与利用及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工作,构建种质创新理论体系,集成高通量表型组学与基因组编辑技术,建立高效育种平台,培育高产优质、抗逆新种质,形成“理论解析-技术创新-材料创制”的研发体系,搭建国际科技、人才交流合作平台,营造跨国界、跨学科科研合作环境,为区域农业供给改良品种及配套育种解决方案,满足新疆及周边国家作物品种需求,助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