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到来之际,数理学院联合资源与环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于5月12日开展“5·12”防灾减灾公寓应急疏散演练,并通过主题班会、知识宣讲等多种形式,全方位提升师生防灾减灾意识与应急处置能力。
演练前,刘祥林老师在15 号楼党团活动室结合真实案例,向参演师生详细讲解防灾要点。辅导员张如、王莹、廖菲钰现场发放《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 —— 排查身边灾害隐患》知识手册,手册对宿舍用电安全、消防通道管理等常见隐患排查要点进行了系统梳理。
随着警报声响起,15号学生公寓内的参演师生迅速按照 弯腰、低姿、捂口鼻 的标准要求,沿指定疏散通道有序撤离。各楼层安全员全程值守,确保疏散通道畅通无阻。仅用时1分15秒,全体人员即安全抵达明德广场集结点,圆满完成演练任务。
演练结束后,学院组织学生观看由自治区教育厅联合消防救援总队开展的防灾减灾及防溺水知识宣传教育直播。直播围绕防溺水“六不”准则和地震避险“三角区”法则等核心内容展开讲解,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应急避险能力。
数学2204班罗佳莉同学在参与活动后深有感触:“今天的演练和直播学习让我深刻认识到,疏散演练不是走过场,而是对生命的负责,占用通道的每件杂物都是生命的绊脚石。”
5月11日主题班会上,数理学院各班班主任通过播放安全教育视频、剖析典型灾害案例、组织互动问答等形式,系统讲解防灾减灾知识。 “灾害来临时,反应时间以秒计算。”数理学院将持续开展常态化安全培训,让防灾意识深入人心。
编辑:赵敏 杨森林 审核人:宋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