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开展实施“慕课西部行2.0计划”,促进人工智能赋能西部人才培养与高等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新疆农业大学智能农业装备工程专业本科生线上系统地学习浙江大学《精细农业》智慧课程后,3月3日下午,新疆农业大学与浙江大学师生依托智慧树平台开展《精细农业》与《智能传感与检测技术》线上教学同步课堂,旨在推动西部智能农机装备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迈出坚实一步,共同推动“慕课西部行计划2.0”系列工作,助力西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课程开始前,新疆农业大学与浙江大学师生围绕《精细农业》与《智能传感与检测技术》教学资源、方法和内容展开深入研讨。新疆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新能源学院)张振国副教授作为《智能传感与检测技术》的课程负责人向同学们介绍国家级教学名师、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何勇教授的基本情况。何勇教授为浙江大学和新疆农业大学师生带来主题为“农田多源信息智能感知技术与装备”的课程内容。他介绍了数字农业、智慧农业及无人农场领域的发展现状,强调提升农产品品质、高效利用农业生产资源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提出推动农机装备与智能信息技术等融合发展,引领农机装备创新,加快农业机械化向高质量迈进,为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在课堂互动环节,两校师生积极展开互动交流。新疆农业大学智能农业装备工程专业学生就“新疆农业中无人机尺寸适用性”进行提问,何勇教授解答时提到可采用不同类型无人机及集群作业模式提升作业效率。浙江大学学生则针对无人机的实际应用进行了探讨,何勇教授从设计理念和应用场景差异进行专业解答,现场课堂气氛活跃。
本次同步课堂的成功举办,为东西部教育资源共享与交流搭建了优质平台。未来,两校教学团队将继续紧密合作,加强优质课程资源共建共享,探索智慧农业课程创新教学模式,提升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持续推进“慕课西部行 2.0计划”,为边疆地区的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