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全国现代种业产教融合共同体2024年度工作总结暨新疆现代种业产业学院第四届理事会在新疆昌吉市召开。本次会议以“推动四链衔接新机制融合,赋能现代种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由新疆农业大学、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大学、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三家单位联合主办,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大学生物科技学院承办。新疆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董朝霞教授,教务处处长林丽教授,农学院副院长汤秋香教授和教师代表于月华教授参加了第二届常务理事会。
董朝霞代表新疆农业大学在常务理事会上发表致辞。她表示,作为农业高等学府,新疆农业大学肩负着为种业培养高端人才、开展前沿科研的重任。产教融合共同体的构建,为学校提供了更广阔的实践平台与产业对接机会。新疆农业大学将充分发挥自身学科优势,赋能现代种业高质量发展,在作物遗传育种、种子科学与工程等专业领域加强教学改革与科研创新,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接触行业实际,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与创新能力。同时,积极推动科研成果向企业转化,助力种业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共同推动我国现代种业的高质量发展。
会议邀请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肖永贵、新疆农业科学院研究员李雪源围绕“人工智能技术在小麦表型鉴定与遗传育种中的应用”“棉花产业对功能性品种需求及种业发展形势”等主题进行了主旨报告。参建单位围绕建立健全实体化运行机制、构建产教供需对接机制、联合开展人才培养、协同开展技术攻关、有组织开发教学资源、强化支持保障力度等方面开展交流研讨并做了交流发言。
汤秋香教授表示,农学院将深入剖析现代种业行业动态与人才需求,在校企合作联合开发教学资源、协同开展技术攻关、开展特色社会服务等方面持续发力,围绕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内容,培养高素质现代种业人才,赋能现代种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