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农业大学深入开展耕读教育实践课

发布时间:2024-08-26来源:学生工作部(学生处)作者:王钿 凯塞尔江·都力坤浏览次数:2735

1999年学校把耕读教育纳入教学计划,作为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至今坚持了25年。2024年,我校20个学院的6511名学生在课程授课教师团队的带领下,分赴全疆11个地州市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开展耕读教育实践课。

结合专业突出学校特色。学校充分利用自身的农业学科优势和丰富的教学实践资源,为学生打造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平台。在耕读教育实践课中,同学们深入田间地头,体验丰收的喜悦;深入生产一线,感受劳动的辛苦;深入产品研究,贡献农大的智慧。在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同学们都能够结合所学专业知识,灵活运用创新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同时,通过与不同劳动者交流,同学们深刻了解了新疆农业现状和需求,增强了对本专业的认同感和使命感。




锤炼学生坚毅精神品格。耕读教育实践课为学生品格的塑造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课上,同学们顶着烈日,忍受着闷热在田间、车间辛勤耕耘,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与不易,培养了坚韧不拔的毅力。同时,团队协作精神也在实践课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同学们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各项课程任务,学会了相互配合,相互帮助,增强了班级凝聚力。还培养了同学们的感恩之心,让同学们深刻体会到农业生产的不易,从而更加珍惜现在的学习生活。





提升学工队伍管理能力。通过组织耕读教育实践课,学生工作队伍的组织协调能力得到了充分考验与提升。从课程的“理论学习—工作准备实践组织—监督考核—成绩认定—教育宣讲”的策划安排到现场的实际管理指导,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他们精心筹备、细致落实。在课程组织中,学生工作队伍与学生一同深入田间地头,一起站在生产一线,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他们同吃、同住、同劳动,以身作则引领学生积极参与耕读教育,有力地推动了学生工作的不断进步。





推动“五育融合”落地转化。学校积极开展的耕读教育实践课,为实现五育融通发挥了重要推动作用。德育方面,学生参与到农业生产中,深刻体会到农业生产的辛苦,培养了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智育上,通过亲身体验农耕劳作,将专业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更好地掌握农业生产技能和知识,拓宽了学术视野。体育上,田间劳作锻炼了学生的体魄,让他们在劳动中感受身体的活力。美育上,同学们置身于农业劳动中,感受劳动之美,培养了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学校耕读教育实践课打破了传统教育中五育之间的界限,使学生在一个综合的实践环境中全面发展。

耕读教育实践课是我校开在田间地头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使学生在劳动实践中接受思想洗礼,了解国情农情,助力乡村振兴,是有温度的国情思政课。在耕读教育实践中,学生用脚步丈量农村土地,洞察民情和国情,提升了学生学农知农爱农素养和专业实践能力,汇聚起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强大动能,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贡献智慧力量和优质人才。

编辑:杨森林 赵敏  审核人:赵晓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