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校退休教师白燕应邀前往武汉大学参加制度文化史学术研讨会暨冯天瑜教授新书《周制与秦制》发布会。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学术单位的学者,冯天瑜先生的亲属、同行、同事等10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新疆农业大学退休教师白燕作为亲属代表应邀参会。会议通过学术讨论、新书发布和塑像揭幕的形式,回顾冯天瑜先生的学术成就,缅怀他的音容笑貌。
研讨会在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召开,武汉大学党委书记黄泰岩教授在致辞中指出,冯天瑜教授对我国的中国文化史研究和武汉大学的中国文化史学科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是该领域的代表性学者,他对学术的执着和专注超出常人。冯教授将冯家几代人积累的艺术精品捐赠给武汉大学,这些珍品至今仍是武大图书馆的镇馆之宝。冯教授把人生最精华的时光都奉献给了珞珈山,是武汉大学的骄傲,他的去世是中国史学界、文化界和武汉大学的重大损失。
当天还举行了《周制与秦制》出版发布仪式。商务印书馆文津公司王希总编辑介绍了该书的编辑和出版过程。
新书发布仪式之后,会议围绕冯天瑜教授晚年的研究主题“中国制度文化史”,对中国传统的制度文化、当代中国文化史研究和中国文化史学科建设等论题,与会学者展开了热烈讨论。
下午在武汉石门峰名人文化园冯天瑜教授的墓前,举行了庄重的冯天瑜雕像揭幕仪式。著名艺术家、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教授的团队介绍了他们的创作过程,以及创作时从冯先生人格中获得的精神力量。
冯天瑜先生,著名历史学家、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湖北省“荆楚社科名家”、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荣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021年,被授予“湖北省杰出人才奖”,长期从事中国文化史及湖北地方史研究,他为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做出了杰出贡献,是中国文化史领域最具代表性的学者之一。主要著作有《中华文化史》《中华元典精神》《中国文化生成史》《明清文化史札记》《解构专制——明末清初“新民本”思想研究》《张之洞评传》《新语探源》《“封建”考论》等。冯天瑜先生因病抢救无效于2023年1月12日在武汉仙逝,享年81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