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与区内高校的科研合作,针对当前人兽共患病高发趋势,建立“人病兽防、关口前移”的协同防控、科研机制,减少人兽共患病对人和动物的危害。5月17日,动物医学学院党委书记赛福丁·阿不拉教授、院长郭庆勇教授、副院长付强教授、教务处副处长赵红琼教授以及阿得力江·吾斯曼副教授、翟少华副教授组成的学术访问团,前往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与省部共建“中亚高发病成因与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展人兽共患病联合防治学术座谈。
会上,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省部共建“中亚高发病成因与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温浩教授介绍了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包虫病、结核病、布病等人兽共患病临床诊疗、科学研究、疫病防控等方面开展的工作,以及今后双方在医学领域联合开展人兽共患病致病机制、药物研发、科普教育、科技攻关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的想法。
赛福丁·阿不拉强调了当前人兽共患病防控的重要性,以及双方在科研协作的必要性。郭庆勇向与会专家介绍了新疆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的办学历程、学科发展特色以及目前在动物源人兽共患病防治上开展的工作,阐述了两家单位在人兽共患病防治研究中的共同点、契合点。赵红琼就两校研究生人才联合培养、重点领域科研突破提出了前瞻性建议。付强对学院目前取得的科研成果、研究生培养机制、农牧民科普教育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省部共建“中亚高发病成因与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孙立向与会成员介绍了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发展历程、组织架构、研究方向、运行机制以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座谈会结束后,在张传山研究员和吕国栋研究员的陪同下,与会人员参观了省部共建“中亚高发病成因与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吕国栋介绍了拉曼光谱在人类疾病筛查和诊断中的应用,张传山介绍了每个实验室的组成及功能,主要大型仪器设备,实验室分布,实验室研究特色等。
通过交流,明确了今后两院在人兽共患病防治方面合作的切入点,为广大新疆农牧民的健康,人病兽防、关口前移,以阻断动物疫病向人类传播,在联合开展疫病防治、人兽共患病病原特点、致病机制、药物研发、疫苗研制等方面开展合作交流达成一致意向,合作成果必将为新疆人兽共患病防治做出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