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思路、教方法、解难题、传经验……,3月1日,新疆农业大学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高志涛带领6名“访惠聚”驻村老队长、老队员回村开展为期15天的“传帮带”工作,为新队员传经送宝,助力乡村振兴。
土地纠纷引矛盾,温情调解暖人心
在库木奥依村村委会矛盾调解办公室里,校纪委副书记艾尔肯·尕依提正在调解一起矛盾纠纷。前一天晚上,艾尔肯·尕依提在走访入户中了解到村民亚森·达吾提与肉孜·阿合尼亚孜因土地纠纷经常起冲突。为解决这一问题,他详细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理清了问题的症结所在。第二天一大早,他将两人叫到村委会,先是帮助两人理清产生矛盾的原因,然后又给两人讲解了相关的法律和政策,通过他不断地耐心劝解,最终双方达成协议并握手言和,避免了矛盾的进一步激化。
作为曾经的工作队副队长,艾尔肯·尕依提这一次以不同的身份和角度看着村里的点滴变化。走进田间地头与村民拉家常,了解他们的收入、产业发展以及外出务工等情况,聆听村民对村干部、村容村貌、人居环境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对村民反映的困难诉求一一记录,针对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交流,及时有效地予以反馈。
为养殖大户出点子,助推科学养殖
玉散·依明是托万克库木艾日克村致富带头人、村养殖合作社负责人,校后勤处副处长魏涛在驻村期间多次为其提供养殖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近几年,玉散·依明通过合作养殖,充分发挥了养殖大户“领头羊”的作用,在牛羊品种改良方面尝到了甜头,牛羊品质提高了,增产又增效。魏涛多次到他经营的养殖合作社实地查看,在了解了产业规模和后续发展的规划后,为进一步帮其节省养殖成本,魏涛联系学校畜牧养殖方面的专家、教授,就牛羊青贮料储存、饲料科学配比、疾病防治等方面问题给与了详细的意见和建议,帮其不断优化养殖技术水平。
作为老队员,魏涛到村后积极参加早晚工作例会,与队员们一同谋划思路,健全完善群众工作机制,广泛征求村民对党员干部的意见,切实解决好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做到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
追回欠薪,做百姓的贴心人
“谢谢帕书记!”村民帕来哈提·肉孜克握着草业学院党委副书记帕尔哈提·玉山江的手激动地说。索克满村二组村民帕来哈提·肉孜克2022年给老板亚森·阿木提开车,去年还有2500元工资一直未结付。最近帕来哈提·肉孜克给亚森·阿木提打电话一直处于无人接听状态。帕尔哈提·玉山江到村收集到此条困难诉求后,与村干部对接,积极联动村警务室多方努力,终于联系到亚森·阿木提,经过多次调解,帮助帕来哈提·肉孜克讨回剩余全部工资2500元。
帕尔哈提·玉山江通过入户走访及时收集村民的困难诉求,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与村党支部书记结对帮带,在发挥党员带头引领作用上持续用力,增强党员干部服务群众能力,提升村干部想事干事的自觉性。
爱心助学,共筑梦想,点燃希望
“‘爱心助学碑’揭碑仪式正式开始!”学校离退休职工服务处党委书记艾斯卡尔·买买提与六位奖学金捐赠者共同为依提帕克村“爱心助学碑”揭碑。艾斯卡尔·买买提曾担任依提帕克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驻村结束后,他一如既往的关心村里的发展,特别是青少年的成长,艾斯卡尔·买买提与工作队沟通后,将重点关注点放在“一老一小”健康成长方面。他身先士卒,同时积极动员村致富带头人自发捐赠奖学金2.2万元,设立了“依提帕克奖学金”,用于激励村里考上大学的学生。受奖学生家长阿依吐逊汗表示,感谢艾斯卡尔·买买提书记的关心厚爱,将竭尽全力把孩子培养成材,将所学知识奉献给社会。
重他则兴己、重善则兴睦,重教则兴文、重稚则兴国,作为新疆农业大学的驻村干部,艾斯卡尔·买买提在创新乡村发展和社会治理中与工作队积极探索谋划,在自治、德治、法治的有机融合中着力振兴和发展乡土文化,发挥乡贤力量,促进乡村振兴。
追梦新时代,巾帼绽芳华
外国语学院党委副书记万洪波到村后带领工作队队员和村“两委”,共同精心筹备了庆祝三八妇女节表彰活动。从评选到表彰,鲜花、奖状、奖品,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奖项,他事无巨细,亲自策划,不断完善,优秀女志愿者、优秀女村干部、白衣天使、好婆媳、好家庭,5个奖项、57人的表彰名单,他与工作队、村党支部书记多次了解和沟通,他深知,村里的妇女从厨房忙到田间地头,她们不但要照顾年迈的老人,还要哺育看护幼小的孩童,哪里都有她们的责任,哪里都是她们的战场,每一个奖项都是组织对她们的认可,都让她们感受到工作队及村“两委”对她们的感谢和关心。
乡村的发展与建设离不开广大妇女们支持与努力,更离不开各族群众的支持,万洪波到村后,积极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深入开展感恩教育,帮助村民算好明白账,感恩党和国家的乡村振兴好政策。
劳务合同起纠纷,悉心调解促和谐
园艺学院党委副书记伊力哈木·艾力到村后收到一封申请调解信,2022年29户村民将130亩土地集体流转给村民麦合苏木·艾麦提尼亚孜用于种植杏树,但目前杏树的成活率只有60%左右,未达到合同约定的90%以上,因成活率低,29户村民不愿意再支付嫁接芒果杏的费用。得知此事的前因后果后,伊力哈木·艾力积极对接镇林管站,了解退耕还林补贴政策,经过协商,麦合苏木·艾麦提尼亚孜愿意承担杏树的嫁接费用,并承诺在合同期内,务必将杏树的成活率提高到90%以上,所有村民重新签订了土地流转合同。
驻村工作是人生经历的重要一课,哪怕你只干成一件事,那都是群众们口口相传深刻的记忆。
15天,老队长、队员们走访194户,开展感恩教育82场。15天,对于老队员们是一次激发过往岁月的回忆,也是离开那个曾经热爱的地方焕发生机的见证。从自治区开展”访惠聚“驻村工作以来,学校先后派出191人参加驻村工作,他们中有校领导、学院机关处室领导和干部,也有专业技术教师。他们一棒棒接力,一年年传承,把热血与激情写在了村里的每一寸土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