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前给孩子们送校服、书包、文具;给残障人士送拐杖、送医送药;给生活遇到困难的家庭申报临时救助金、送米面油等生活物资;帮助家庭劳动力少的村民采收核桃;在中秋节来临之际,给村民们送去月饼、水果;积极帮助有外出打工意愿的村民联系就业岗位;帮助解决村民的劳资纠纷,排查化解各类问题矛盾……近一段时间以来,新疆农业大学驻托万克库木艾日克村工作队队员们忙得不亦乐乎,队员们始终把“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牢牢刻印在心里,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把“我为群众办实事”贯穿工作全过程,在工作中积极服务广大村民,为民排忧,为民解难,为他们送上党和政府的关心和关怀。
4组村民古来依赛木·尼亚孜早年离异,几年前,因遭遇交通事故,右腿髋关节、踝关节粉碎性骨折,成为肢体残疾人。由于无法从事生产劳动,生活较为困难。驻村工作队积极给她申请了低保和临时救助金,逢年过节给她送去米面油等生活物品。近日,又给她送去了一副拐杖,送去了工作队的关怀,帮助解决生活中的困难。
工作队员认真落实新时代“访惠聚”驻村工作要求,每天在走访村民中,了解他们的所思所盼,认真记录他们的诉求和需要协调解决的“急难愁盼”的事,在晚例会、研判会、周总结会上一条条进行梳理,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千方百计想方设法积极解决。针对村民中经常出现的交通安全、用电用气安全、防溺水、防范电信诈骗等意识薄弱问题,先后组织工作队员和村干部深入各村民小组开展安全教育大宣讲活动。为解决放假期间孩子在家无人照看的问题,工作队安排实习大学生开设“红领巾”小课堂,解决了一些家庭的后顾之忧。
工作队十分注重民族团结,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生命线”的教诲和要求,带着感情、带着责任,身体力行做好民族团结工作。全体队员经常深入村民家中与他们唠家常、话团结,走入田间地头帮助村民干农活,促交流。1组村民艾散·孜亚吾敦因家中缺乏劳动力,导致核桃一直没有采收。工作队了解到这种情况后,及时与他联系,帮助他采收核桃,切实解决他的实际困难。
工作队为民服务的热情也深深感染着每一位新疆农业大学到村结亲的干部职工。结亲干部们顾不上路途的劳累,放下行李后第一时间到亲戚家探亲。他们对亲戚嘘寒问暖,了解身体状况和秋收的情况,积极宣讲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宣讲党的各项惠民惠农政策,引导亲戚感恩党、跟党走。他们还撸起袖子和亲戚们一起干农活,采收核桃,在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中加强了与亲戚间的交流,增进了感情、促进了团结。
新疆农业大学驻托万克库木艾日克村工作队队长,村第一书记马志强指出,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才会沉淀多少真情,我们一定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人民至上”“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以真心换真情,用情,用心,用力做好驻村各项工作,真情服务各族村民,让全体村民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与厚爱,让他们坚定信心,永远树立“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