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群众办实事】库木奥依拉村:小胡杨扎根大基层 一段难忘的青春经历

发布时间:2021-09-20来源:库木奥依拉村工作队作者:赵晓露浏览次数:813

       引子:为进一步发挥农业院校农业科技服务优势,致力南疆基层服务建设,拓展大学生实习实训平台,2021年4月21日,农学院小胡杨农业科技服务小分队的26名同学到达新疆农业大学驻阿克苏地区阿瓦提县拜什艾日克镇6个“访惠聚”驻村工作队,开展了为期5个月的实习实践和农业科技服务。

  5个月,150天,农学171班阿卜杜瓦日斯·扎依尔、祖白旦木·艾尼,植物保护181班达尼亚尔·拜合提亚尔、艾尼亚尔·艾尔肯、帕孜拉提·木沙五位同学,在库木奥依拉村留下了一串串足迹,一个个故事和一段段难忘的青春经历。



  5个月里,同学们和驻村工作队的老师们、和村“两委”的干部们一起工作、一起生活、一起学习,全方位参与各项工作,成为了老师们的好助手,村里炙手可热的“香饽饽”。



  阿卜杜瓦日斯·扎依尔,身材瘦小,但能量巨大,村里的各项工作都有他的身影。协助工作队老师开展“两不愁三保障”摸排、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集中排查等工作,及时掌握村民情况,为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打好基础;利用EXCEL表格帮助村“两委”完成大数据录入和统计审核工作,有效提高了数据收集整理效率;为了给村民上好夜校,阿卜杜瓦日斯每天都会看书备课,结合学校所学的专业知识和自己在农村的实习实践经验,制作适合农民接受和学习的语言学习课件和农业知识课件,有的放矢的为村民进行讲解。五个月来,阿卜杜瓦日斯为村民上课近100次,200小时左右,成为了村民夜校里最受欢迎的阿老师。工作之余,阿卜杜瓦日斯还精心照料工作队后院的鸡舍和大棚,是后勤工作得力的小助手。作为一名学生党员,阿卜杜瓦日斯时刻以党员标准要求自己。积极主动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及时向村民传播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穿梭在村庄的各个角落,听村民的诉说,收集村民的困难诉求,化解村民之间的矛盾纠纷。




  达尼亚尔·拜合提亚尔,1米9的大个子,是实习小分队的组长。在北疆生活长大的他,刚来南疆农村时,工作上摸不着头绪,但及时调整状态,主动学习,渐渐地进入了角色,成为了群众工作的小能手。达尼亚尔说:“短暂的五个月,我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帮助村干部和村民,将自己的所学专业知识和综合知识融入到田间地头用到实处,感觉特别值。”



  艾尼亚尔·艾尔肯,疫情防控工作的小助手,核酸检测的超级打码员。积极配合老师做好辖区内人员往来情况的全覆盖排查,逐一做好外出返乡人员的登记确认工作,在疫情防控工作中默默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帕孜拉提·木沙回忆实习经历,感触地说:“在库木奥依拉村的5个实习实践,既忙碌又充实,压力和动力并存,每天走访入户,了解生产经营情况,听取发展诉求和生产意愿,采集数据,录入档案,让我明白了任何一份工作都不是简单容易的,我们必须要努力学习,才能更好地去帮助更多的人。”



  祖白旦木·艾尼说,“在老师们的教导下,我的翻译水平明显得到了提高,掌握了很多翻译技巧。而且能够把学校所学到的知识带到农村,融入到田间地头,这是最大的收获。”



  帕孜拉提·木沙和祖白旦木·艾尼还是村里的一对“姐妹花”,经常带领村里的妇女们一起唱红歌、一起跳舞,带领村小学的孩子们学习课外知识,开拓眼界。



  5个月的努力,农学院的五棵“小胡杨”扎根基层,收获了不一样的青春经历。

  返回学校后,他们在朋友圈里留言:感谢学校为我们提供的实习实践平台,感谢老师们的悉心教导和关心关爱,感谢老乡们给予的支持和帮助,基层锻炼受益匪浅,不仅让我们有效提升了专业知识和社会实践能力,更加让我们学到了很多为人处世和做好基层工作的经验。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们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论文写在天山南北,做一个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新时代青年。

  新疆农业大学驻阿瓦提县拜什日艾克镇工作队总领队、库木奥依拉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校党委副书记木开依·加尔肯别克表示,5个月的实习,同学们不怕苦不怕累,展现了新疆农业大学学子良好的精神风貌,受到了村干部和村民的认可和喜爱。农村是一个大舞台,基层是一个大课堂,农民是一名好老师,希望同学们继续学好专业知识,积累实践经验,练就过硬的为民服务本领,毕业后到农村去,到基层去,大展拳脚,建功立业。

编辑:杨森林 万婷  审核人:康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