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感悟】2020年驻村干部木拉提·麦麦江:融入群众 服务群众

发布时间:2021-05-26来源:新闻网作者:木拉提·麦麦江浏览次数:538

  我叫木拉提·麦麦江,是新疆农业大学一名教师,2020年3月19日,我背起行囊离开了刚满一岁的女儿,带上了亲朋好友及同事的祝福,怀着激动而又不舍的心情,踏上了去往阿瓦提县拜什艾日克镇的“访惠聚”驻村之路。

  阿瓦提意为繁荣之地,享有“中国长绒棉之乡”“中国刀郎文化之乡”“中国慕萨莱思之乡”等美誉。就在这么一个美丽而又迷人的地方我圆满完成了一年的驻村工作,在这一年的驻村工作中经历了脱贫攻坚、疫情防控,有快乐、有收获、有汗水,但更多的是质朴村民真挚的感情和村里的变化。

  我驻村的点叫库木奥依拉,我和驻友们都叫“沙子院”,因为村庄边缘有一块近一百多亩的沙地。这里人均土地不到4亩,村里大多数年轻人都去外出务工,家里基本上都是老人和孩子们,看着乡亲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全力以赴的为他们办实事、办好事。

  来到驻村点之后,我们在第一书记的带领下开始了走访入户的工作,从了解村里每户的成员结构、人均收入、就业情况、思想状况、困难诉求等作为驻村工作的第一步,生怕自己有所遗漏,我就用本子仔细记录着每一户的详细情况。在走访入户期间我发现,这与我的家乡伊犁霍城县的农村有着非常大的区别,这里的村民在经济收入要相对低一些。



  让我影响深刻的是,家住1组22号的阿布都克然木·沙依提今年72岁,家里有7口人,在2014年时由于家庭贫困成为了建档立卡贫困户,平时里只能靠子女打打零工和种20亩地作为生计,而仅仅依靠这些收入是难以维持家庭正常生活开支的。当我走进他家后,用伊犁人幽默的语言跟他交谈了起来,阿布都克然木大叔也随之敞开心扉向我诉说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当我得知他的儿子和儿媳有外出务工的想法后,我与驻村工作队队员一起为他想办法、出点子,最终通过多方联系在离家不远的阿克苏市纺织工厂为他们找到了工作,经过两个月的试用期后俩口子每个月有了5000多元的稳定收入,阿布都克然木大叔也在我和驻村队友的帮助下申请到了5万元的免息贷款,购买了两头母牛,搞起了庭院养殖。年底时牛也顺利产下了小牛犊,每次去他家时,他总是亲切地拿着酸奶招待我,并笑呵呵的对我说到:“你这巴郎虽然年轻,但能为村民着想,是真正的儿子娃娃!”我总是笑着回复他:“我就是你的干儿子啊,儿子为长辈做点事是理所当然的。”



  回首一年的驻村工作,我们给困难的村民送化肥,帮助无劳动力家庭冬播夏收,定期慰问“四老”人员,调节家庭矛盾纠纷,帮助家庭贫困的学生申请助学金,为高考的孩子们填报志愿,为全村孤寡老人及贫困户捐助200件棉衣、解决困难诉求等等,我们干这些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帮助库木奥依拉村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现在想想,我虽然也做了一些“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的事,但总是觉得自己做的还不够多,做的不够好,在2021年交接工作的时候,我看着新队员充满干劲,相信他们能经受住工作锻炼和实践考验,以砥砺奋进和栉风沐雨的精神,在保稳定、强基层、办实事、助脱贫、促团结、聚民心等方面绘就新疆发展的新画卷。

编辑:杨森林 万婷  审核人:康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