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教育】青春遇见“访惠聚” 基层实习显担当——农学院学生助力依提帕克村“访惠聚”驻村工作

发布时间:2021-05-17来源:依提帕克村工作队作者:努力曼·依米提 高雪浏览次数:1085

  在春意盎然的四月,来自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的4位学生来到了新疆农业大学驻阿瓦提县拜什艾热克镇依提帕克村“访惠聚”工作队,开展大学生助力“访惠聚”社会实践活动,成为工作队的得力助手。



  为了帮助到村社会实践的大学生尽快熟悉村情、适应角色、掌握农村工作方法,全面提高服务能力,依提帕克村工作队通过“工作队帮带+村干部指导+学生主动实践”的“2+1”工作机制,从生活、工作、学习方面为到村工作大学生提供帮助。同时,制定到村工作大学生参与村党支部、村委会、工作队的“一岗三责”制度,让他们熟悉各项工作任务,提升工作能力,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充实新力量。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访惠聚”工作队的大学生为村民讲述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并将学习成果转化为为民服务的动力,组成“为民服务”小分队,以实际行动彰显农大学子的本色。到田间地头和村民交流,将自己课堂中学习的知识传递给村民;到村委会办公室,将各类档案资料输入电脑;到入户走访时,又成为工作队员的“翻译小助手”,帮助驻村工作队一起开展业务工作;到了村民家里,指导小学生的作业,又让大学生成为村里的“小老师”,每时每刻用他们的朝气和学识带给村民们轻松又高水平的学习体验;每周学生还会在工作队老师带领下前往孤寡老人、残疾人等家里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活动,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农大学子忙碌的身影。



  木业赛尔·努尔买买提和加拉哈斯·吾木提别克同学表示,当好翻译小助手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我们对很多专业词汇并不是很了解,通过翻阅书籍,向老师、村干部、同学寻求帮助,了解这些词汇的用法,在大家的帮助下,我们现在的自信心越来越强,翻译水平明显得到了提高,掌握了很多翻译技巧。

  工作队第一书记、队长唐军说:“大学生的到来为依提帕克村的政策宣讲、文化建设、乡村振兴等工作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大学生们热情、青春、阳光,也深深感染着这里的每一个村民。”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习学生纷纷表示,在今后的社会实践中,潜心学习、深入磨练,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和水平,争做服务“访惠聚”的实践者、民族团结的传承者和弘扬者;要充分利用所学专业知识,争做农村发展的推动者;要在实践中磨练坚强的意志品格,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

编辑:杨森林 万婷  审核人:康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