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上旬,新疆农业大学草业与环境科学学院组织农业资源与环境161班本科生来到学校“访惠聚”驻村点阿瓦提县拜什艾日克镇的6个村开展实习,阿米那木·肉孜、阿木提·克里木等6名学生在依提帕克村实习。入户走访、收集困难群众诉求、整理扶贫档案、村民夜校小老师……农大学子们利用所学专业知识,积极服务基层群众,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贡献青春力量,充分展示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使命和担当。
阿米那木·肉孜,工作队的老师们都叫她“小蝴蝶”,一个聪慧、坚强、执着的姑娘。她是工作队的小小摄影家。她的摄影零基础,但是担任宣传小干事,负责采集图片信息。她勤奋好学,查阅资料学习摄影,不断琢磨刻苦实践,现在已然是一名合格的宣传干事,能准确记录每一个美好瞬间。她用镜头记录着实习以来村里的各种变化,土路变成了柏油路,村容村貌由脏乱差转变成干净整洁的新农村,记录着村里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感人故事,记录着工作队带领全体村民共同脱贫的美好瞬间。
努尔比亚·吾斯曼,她勤劳、单纯、善良,脸上时刻挂着甜美的微笑,她是个翻译小能手,每次工作队、村委会组织会议、开展活动,她总是冲在第一线承担翻译工作,是驻村工作队和村民之间语言沟通的桥梁纽带。她翻译方法得当、翻译内容精准,声音甜美,表情充满感染力,有了她的帮助,驻村工作队与村干部、基层群众之间相处的更加融洽,她把党的各项惠民政策、党的声音传递到家家户户,使工作队各项工作开展的更加顺利。
阿木提·克里木是个憨厚的小伙儿,大学期间曾参军入伍,两年的部队生活锻炼了他能吃苦,守纪律,注重细节,敢于担当的军人品质,只要接到工作队安排的工作,他总能高效的按时完成。他是扶贫老师助理,在扶贫老师的带领下,他对扶贫档案、扶贫项目了然于心,各项工作井井有条,稳步推进,他相信通过驻村干部、村“两委”和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依提帕克村一定能够打赢脱贫攻坚战。
如鲜古丽·阿布力米提、阿衣夏木姑丽·努尔买提、吐尔逊阿衣·买买提三姐妹撑起了村里夜校小课堂培训任务。她们充分发挥语言优势,细心编排教学大纲,向村民讲授国家通用语言,她们的教课方式新颖,贴近村民生活实际,村民们学的也很认真,经过她们的努力,许多村民能做到简单日常交流。
依提帕克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艾斯卡尔·买买提骄傲的说:“这些青年学生做到了能吃苦,融入农村快,发挥自身优势在入户走访、政策宣传、档案整理等方面为工作队提供了很多帮助,为老百姓做了很多实事好事,充分展现了农大学子的精神面貌和风采,他们是好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