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指导,线下实践,学以致用,挽救损失

发布时间:2020-03-30来源:动物科学学院作者:动物科学学院浏览次数:464

  “老师好,我家的小牛不吃不喝,已经死了好几头了,现在又有两头快不行了,嘴角有口水和少量泡沫,急需您的帮助……”

  3月22日,动物科学学院教师赵国栋微信收到一条求助信息,他曾经教过的学生,动物科学专业163班学生叶尔德别克·马合沙提家的牛生病了,希望他能够提供线上指导。



  叶尔德别克家住塔城地区托里县,全家主要以放牧牛羊为生,牛羊就是全家人的希望。3月初,他家的小牛陆续生病,疫情期间无法及时联系到畜牧技术人员,眼看着小牛连续死亡,全家人焦虑万分。危急时刻,叶尔德别克想到平时上课老师讲授过相关的知识,他想到向老师寻求帮助。

  接到求助信息后,赵国栋立即联系学生,了解小牛的更多症状,通过微信指导给出了具体治疗方案。在赵国栋的指导下,叶尔德别克尝试自己动手医治小牛,补液、强心、镇痛、消炎……叶尔德别克当起了畜牧小医生。




  “老师,昨天特别严重的两头小牛,虽然一头死亡了,但另外一头3天卧地不起、不吃不喝的小牛,早上自己站起来啦!”叶尔德别克非常高兴和自豪,向老师表示感谢。经过一周的治疗和线上跟踪观,15头小牛全部痊愈,叶尔德别克为家庭挽回近10万元经济损失。



  在疫情防控期间,动物科学学院党委书记阿布力孜·吾斯曼、院长杨开伦多次在学院视频会议中强调,教师要持续关注关心关爱学生,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教师要充分发挥专业优势,通过线上指导基层群众开展畜牧养殖,解决基层群众实际生产中的问题和难题。

  “我们的老师都很接地气,我们的学生非常努力,如果学生没有实地接触和观察过牲畜、没有掌握静脉注射和肌肉注射的方法,如何来挽救损失?赵国栋老师指导叶尔德别克家同学治疗小牛的案例,证明老师们在平时的教学中是称职的,学院培养的学生是合格的。实践出真知,希望学生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多学习、多思考、多动手、多实践,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练就过硬技术本领,将来成为一名优秀的畜牧专业人才,更好地服务基层农牧业发展。”杨开伦欣慰的说。


编辑:万婷  审核人:赵晓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