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焉耆盆地,辣椒红遍田野。9月17日,校党委书记谢树青一行来到焉耆县,走进田间地头,看望正在开展耕读教育实践的师生。焉耆县委书记陈轩波陪同调研。
在焉耆县耕读教育基地,来自我校4个学院的1252名学子正忙碌在辣椒采收一线。一片片火红的辣椒田里,同学们分组协作、你追我赶,汗水浸透了衣衫,笑容却始终洋溢在年轻的脸庞上,展现着农大学子“肯吃苦、能奋斗”的精神风貌。
谢树青一行深入田间,与同学们一起采摘辣椒。劳动间隙,谢树青与同学们席地而坐,亲切交谈:“家在哪里?”“劳动累不累?”“想不想家?”“有没有给家里打电话分享耕读教育的心得?”一句句暖心的话语,让同学们感受到了学校的深切关怀。
“我来自海南,对新疆充满了向往。以前从未像这样参加过劳动,初到田间,一眼望不到头的辣椒地,下蹲、弯腰、起身的重复性动作,让我腰酸背疼。但是,同学们相互鼓励、相互督促,表现出自己最坚强的一面;乏味的时候,大家同唱一首歌或讲个笑话,歌声、笑声常常传遍整块田地,团结协作的集体生活让来自五湖四海的我们感受到了班级的凝聚力。今天是我劳动实践的第9天,也是我连续获得‘劳动标兵的第5天’。”劳动标兵代表、数理学院2024级学生莫美南自豪地同谢树青书记分享自己的收获。慰问期间,谢树青同我校农业经济管理92级校友陈轩波为在劳动实践中表现突出的学生颁发了奖品。
谢树青指出,在新时代开展耕读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通过耕读实践,把课堂所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在劳动中锤炼意志品质,在实践中提升专业素养,将来更好地运用数字技术、人工智能、物联网等现代科学技术赋能农业生产,告别“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的传统劳作方式。这不仅是对中华民族耕读传家优良传统的传承弘扬,更是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支撑。
“新疆要建设成为西部粮仓,你们不仅是见证者,更是参与者和贡献者。”谢树青勉励同学们,要在劳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好专业知识,在情感、价值和能力上共同发力,用高新技术带给农业产业高效、高质和高能,增强对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情感回归和价值认同。
2025年,我校共组织20个学院的6490名学生,奔赴全疆31个耕读教育基地,开展涵盖农产品采摘、食品加工、产品销售等全产业链劳动实践。120余名带队教师与学生同吃同住同劳动,引导学生“脚下沾泥、心中装农”,在广袤天地间读好“无字书”,在耕读教育中练就过硬本领。
期间,谢树青一行走进新疆天塞酒庄有限责任公司看望实习学生,叮嘱同学们要沉下心气、俯下身段,将课堂理论融入生产实践,在葡萄酒的醇香中品味耕读文化的深厚底蕴,在生产一线锤炼真本领。
党校办、组织部、宣传部、学工部、教务处及相关学院负责同志陪同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