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读天山南北·智启智慧三农 ——2025年新疆农业大学耕读文化教育科普行系列活动拉开序幕

发布时间:2025-05-27来源:图书馆作者:张芮菱 王鑫浏览次数:1259

5月24日,“耕读天山南北·智启智慧三农”2025年新疆农业大学耕读文化教育科普行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新疆农业大学图书馆举行。大学生、中学生、离退休干部、高素质农民培训班学员、社区居民1000余人参加活动。

启动仪式上,新疆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处副处长吴鹏昊表示,本次活动通过科普讲座、智能农业成果科普展示等方式,将传统耕读文化与现代智能监测、生物育种等农业科技深度融合。期待通过实践与创新,提升大家的科学素养,在耕读艺术体验中触摸文化根脉,在知识竞技赋能中锤炼本领。

活动现场,“耕学相长 知行田园”主题展览通过古今对话形式展现耕读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从《齐民要术》等古籍展示到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六大学科互动体验区让参与者沉浸式感受科技与文化的交融。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通过动态模型还原水力物质运动规律,农学院以麦种、棉籽拼绘天山画卷,动物科学学院通过动物骨骼拼图解析生物进化逻辑,交通与物流工程学院则融合传统医药知识制作中草药香包,生命科学学院的植物标本制作展现生物多样性魅力,农业知识竞赛以知识竞答传播乡村振兴智慧。沉浸式体验让参与者在动手实践中感悟“耕读结合”的哲学内涵。


“艾香萦袖”端午节香囊DIY体验



“解构生命·模型组装大挑战”动物模型组装


“标本载道·种墨传情”种艺绘画体验


科普讲座环节,新疆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副院长韩长杰教授以“机械工程的发展及其前沿技术”为题,系统讲解了机械工程的发展史和当前机械工程前沿技术,他表示传统农业正在经历从‘经验种植’到‘智慧决策’的深刻变革”,呼吁青年学子以科技为“犁”,深耕边疆沃土,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插上“数字翅膀”。


韩长杰教授开展科普讲座


作为本次科普系列活动的核心亮点,“智耘未来·绿创共生”科普展区集中展现了科技赋能农业的创新实践。机电工程学院展示了新疆特色经济作物机械化生产关键技术,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介绍了农场与农情的智慧化管理与监测,动物医学学院介绍了以基因检测芯片筑牢畜牧疫病防控屏障,动物科学学院打造种质优化—健康管理—副产品研发体系,农学院构建从种质资源库到新品种推广的全链条创新,生命科学学院介绍了新疆特色冷水鱼种业创新,食品科学与药学学院展示了特色农产品高值化转化“最后一公里”。这些扎根实践的成果,生动诠释了新疆农业大学“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担当。


农学院 祖丽皮耶·安外尔同学讲解农作物育成种子展 


机电工程学院 李龙杰同学讲解智能农机装备展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段启航同学讲解智慧农业展


动物科学学院 常笑康同学讲解绿色畜牧产品和智慧化畜禽养殖展


“耕读不是简单种地读书,而是让传统文化接上科技地气。”新疆农业大学图书馆馆长玉素甫江・玉素音说,本次科普活动将持续至5月30日,后续还将开展农耕微课大赛、“我的耕读日记”征文、动植物手工艺创作大赛等活动,并走进中小学、社区和田间地头等。


编辑:杨森林 赵敏  审核人:宋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