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踏实地,努力进取
在成长的道路上
他
用实践告别了胆怯的自己
用时间打造了出色的自己
他就是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物联网工程202班
陈敬宇
陈敬宇,中共党员,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学生会文体部部长。平均学分绩点3.85,专业排名第一,多次荣获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奖学金,现已保研至中国农业大学。他力争上游,抓住每一次提升自我的机会,曾获“三好学生”、“三好学生标兵”、“自强之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志愿者”等荣誉称号,获得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14所双一流高校的预录取资格。
在校期间,他勤学好问,积极参加各项竞赛,荣获第十六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本科组省级一等奖、国家三等奖,第八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初创组比赛省级三等奖,第十五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本科组省级三等奖,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本科组省级三等奖及多项校级荣誉。共发表2篇论文,1篇软著。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一个人找到了真正热爱的事情,就会铆足了劲奔向远方。
“看到相关比赛和大创项目的申报通知时,内心非常期待。”但没经验、没信心、难度大的压力也随之而来,对专业的浓厚兴趣促使陈敬宇决定试一试。他和同届的几位同学,就抱着试一试的态度走进了“计算机设计大赛”的大门。果不其然,繁琐的模型构建、复杂的团队合作、自己在团队中的模糊定位……让他犹如面对一座座不可翻越的大山,他也苦恼了起来。
本着学知识、见世面的初心,陈敬宇不断摸索,从零开始学习相关的建模知识,使用新的编译和建模软件来构建模型,辅助分析计算等。备赛期间,他常常熬夜至凌晨两三点去调试参赛程序,不厌其烦地修改程序中繁琐复杂的bug。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中,他的团队荣获了国家级三等奖、省级一等奖的优异成绩。
陈敬宇还多次参加校级、省级大创项目及相关竞赛,都获得了不错的佳绩。在他看来,通过项目和比赛,既能培养自身的耐心和毅力,还能在短时间内学到新知识,从而看到自己的不足,加以改进,这才是最大收获。提及陈敬宇,他的班主任徐金这样说到:“陈敬宇不是一个等待机会的人,而是一个抓住机会的人,他对科研有极高的专注度,做到了不断探索,不断突破。”
走出舒适区才能成长
刚进入大学时,陈敬宇社恐、内向,害怕上台发言。但一味地待在舒适圈只会让自己原地踏步甚至倒退,于是他鼓起勇气加入了学院的学生会。从一开始的腼腆、不爱说话到有主见、有想法、敢说话,陈敬宇渐渐克服了面对众人的恐惧,变得自信起来。一年多的锻炼中,他也形成了一套独有的做事风格,收获了老师与同学的一致好评。
在老师与师哥师姐的帮助与鼓励下,陈敬宇肩负重任成为了学院学生会的负责人之一。不骄不躁,谦虚谨慎是他对自己的新要求。在一次活动中,因特殊情况老师和同学未按时到场,紧急情况下,他巧妙的用了一个问答的热场活动为大家争取时间,同时也安抚了观众情绪,才让这个活动顺利举行。文体部成员张昊意笑着说:“陈敬宇就是我们的定海神针,有他在我们什么都不怕了。”
现在的他,不仅能带好队管好人,和团队斩获多项校级荣誉,还牵头成立了学院的啦啦操队和主持人队。其实一开始,并不顺利,记得一次红歌比赛中,排练时间一般在晚上,大家兴致不高,还有些疲惫,陈敬宇就带头活跃气氛,激发大家热情,尽力照顾到每一个人的情绪。“他是个热情、细心又负责的人,组织能力强,更能凝聚人心。”计科202班罗容回忆道。在大家的努力下,红歌比赛获得了校级二等奖的好成绩。在实践中不断历练的陈敬宇告别了胆怯的自己。
传递温暖与爱
大学四年,陈敬宇积极投身志愿服务,与老师同学共同推进学校疫情防控工作的进行,为全校师生的健康保驾护航。回到河南老家之后他又投身到社区志愿服务之中,值班守岗,每天为社区群众测量体温,上门登记疫苗接种记录,积极宣传防疫知识等,总志愿服务时长达70小时以上。
除此之外,陈敬宇还加入了班级的高数帮扶小组,高数这门课让大多数同学都非常苦恼。但陈敬宇总能用通俗易懂的道理讲明白其中的原理,还会耐心地解答同学们的问题,在他的帮助下大家也有了明显的进步。他的同学段程献说,“他为我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这番干劲更激发了我想要和他一起努力学习的动力!”
挂云帆,济沧海
奋斗了无数个日夜后,最终陈敬宇成功保研至中国农业大学。一步一步走过的四年,是坎坷的又是精彩的。徐金老师对他祝福道:“希望他能在中国农业大学的深造之路上越走越远,取得更加卓越的成就,为祖国和学校争光。”步履匆匆,走过了风雨兼程,陈敬宇停下了脚步,他想和一路来帮助过自己的老师、同学、朋友,道生感谢。下一程,会更加精彩!
人生是一场马拉松
前行的脚步永不停
用奋斗扬起命运的帆
用务实掌起人生的舵
相信在未来的旅途中
能够愈行愈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