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疆干部风采】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援疆干部在农大做了这些……

发布时间:2023-07-10来源:党委宣传部作者:浏览次数:634

  吕波,南京农业大学理学院化学实验教学中心教授,2022年3月参加援疆工作,现任新疆农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副院长。



  主要业绩:发挥自身教学优势,深入学院各课堂和实验室,与师生深入交流,了解和分析学情,提出改进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方法和建议。疫情期间,组织全院教师在秾大云上开展线上授课,开展3次教学公开示范课和5次集体备课,统一线上教学的思想和要求,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发挥教研示范引领作用,开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大讨论教学研讨活动,开展公开示范课10次,指导5名青年教师参加学校教学创新比赛,4人获教学创新优秀奖;组织教师进行教学研讨成果总结,3篇论文被《大学化学》录用。2022年受聘学校教师发展中心新教师指导教师,作了“将以渔贯通于以鱼中”“三十年课堂教学体会”“分析化学实验课堂教学体会”等报告,将35年的教学经验与体会毫无保留地分享给青年教师,助力年轻老师快速成长。

  援疆感言:援疆工作经历让我终生难忘,是我人生的宝贵财富。从今以后,新疆农业大学都将成为我心心相念、魂牵梦绕的地方。


  王鹤松,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自然保护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2022年2月参加援疆工作,现任新疆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副院长。


左一为王鹤松


  主要业绩:持续推进学院开展有组织的科研,促进教师在科研上的交叉融合。推进学院与新疆新能源集团子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在林草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增汇理论与关键技术研发、碳汇项目开发和交易、林业碳汇项目审定及核证,“产学研”相关课题联合申报、成果转化和林草碳汇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合作。促成了与新疆呼图壁国家级苗木交易市场股份有限公司的合作,联合申请自治区厅地联动重大科技项目,开展“新疆苗木生产标准化和商品标准化关键技术修订及升级”相关应用研究。参与制定《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师资人才培育计划》,组织建立评价体系,将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质量的成果放在绩效考评的重要位置。组织开展基金申报系列活动,提升学院教师申报国家自然基金的积极性以及申请书的撰写能力。

  援疆感言:一段援疆路,一生援疆情,援疆之路没有终点,我会永远牵挂着这片土地!


  纪剑,江南大学食品学院副研究员,2022年3月参加援疆工作,现任新疆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药学学院副院长。



  主要业绩:参与组织开展食品科学与药学学院食品学科与工程专业的专业认证工作,组织专家对该专业课程进行在线研讨。组织协调食品科学与药学学院加入“全国食品学科党建联盟”。组织江南大学4名专家对学院青年教师项目申报材料进行一对一把关。积极带头申获自治区面上项目1项;在援派单位江南大学,申请并获批国自然面上项目1项,“十四五”重点研发子课题2项。推进食品科学与药学学院与江南大学食品学院签订《乡村振兴科技协同战略框架合作协议》,筹建国家功能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疆分基地。参与组织学院青年教学技能比赛,并作为评委指点教师教学技能,为本科生主讲《食品法规与法律》。招收研究生3人,作为答辩委员会主席主持学院研究生答辩1批次,指导多名研究生补充和完善论文。

  援疆感言:万里守望,心手相牵。每年苹果花绽开的时候,我都会想起曾经用脚步丈量过的新疆农大。


  张立祯,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2022年3月参加援疆工作,现任新疆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副院长。



  主要业绩:组织资源与环境学院教师申报各类项目100多项,新立项纵向项目35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项、自治区项目25项、校级项目2项,新立项横向项目25项。推动各项平台评估和申报工作,2022年新疆土壤与植物生态过程自治区重点实验室评估为优秀,新疆种植业绿色生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期验收为优秀,“新疆土壤与植物生态过程科技创新基地”获批为自治区科技厅的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资金建设项目,“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年内先后获批成为“十四五”自治区特色学科和国家林草局重点学科,新增设立教育部“新疆沙雅棉花科技小院”。申报并获批自治区重大专项3项,其中主持课题1项,参加并负责子任务2项。在国际著名期刊发表SCI论文7篇,其中以通讯作者在一区期刊发表SCI论文4篇,申请专利8项。深入田间地头在玛纳斯等地建立数字棉花+收入保险示范基地,成果在《新疆日报》《科技日报》《农民日报》等10多家媒体上宣传报道。

  援疆感言:风雨援疆路,一生桃李情,努力推动“数字棉花+收入”保险新模式,为新疆棉花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赵春风,合肥工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建筑工程系副主任(副教授),2022年3月参加援疆工作,现任新疆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



  主要业绩:承担本科生《装配式建筑结构》课程教学和7名本科生的毕业设计指导,招收2名硕士研究生。申报获批新疆农业大学土木工程学科成立以来的第1项自治区自然科学重点基金,经费100万元。以本人第一作者、新疆农业大学作为第二单位在土木工程领域高水平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4篇。完成新疆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与合肥工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院际合作协议签署,协助引进2名兼职博导和2名兼职硕导。组织学院协办了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检测鉴定加固改造分会第一届全国学术研讨与技术交流会。参与土木水利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申报材料撰写,组织完成了农田水利和土木工程两个专业的专业认证申请工作。组织完成学院3项教研项目的验收工作,17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结题和验收工作。

  援疆感言:一年支疆路、一生援疆情、扬帆启远航、不负青春梦。


  李毅斌,长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物流管理系副教授,2022年5月参加援疆工作,现任新疆农业大学交通与物流工程学院副院长。


中间为李毅斌


  主要业绩: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推动校际院际交流,实现了长安大学高水平学术系列讲座《长安经管大讲堂》对新疆农业大学的开放共享。协调并参与学院智慧交通本科实验室建设方案调研、申报及建设工作,组织青年教师教学及科研能力提升讲座,优化本科教学质量提升激励措施等,构建学院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系统提升工程。承担本科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指导教学工作,细化学院本科教育教学全过程管理,组织研究生论文写作培训和就业推进活动,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产学研协同育人调研,优化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指导青年教师科研选题、项目申报和职业成长。

  援疆感言:难忘与同事们一起奋力打拼的时光!新农大交通与物流工程学院是我永远的家,我将持续为农大交通的发展贡献心力!


  袁道军,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副教授,2023年2月参加援疆工作(博士服务团成员),现任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副院长。



  主要业绩:协助书记和院长开展一流本科专业认证、智慧农业专业建设和对外学术交流等工作。积极筹备和推进学院两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的认证工作,已收集相关资料12套,联络相关认证专家和教学名师4人;开展科技援疆,全面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已开展相关学术交流、研讨会和培训班等活动10余次,来访专家近20人;主动承担研究生的开题、中期检查、答辩以及本科生图治班学生的指导工作,达50余人次;申报棉花生物育种产业联盟项目、新疆自治区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和国家十四五重点研发计划等各1项,深入库尔勒、阿瓦提和岳普湖等地开展棉花产业调研、指导农业生产和乡村振兴等活动近10次。

  援疆感言:一段援疆路,终生援疆情;不忘初心,携手奋进,共谱新疆华丽新篇章。

编辑:杨森林 万婷  审核人:赵晓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