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党委书记谢树青为9228名毕业生上最后一堂课!

发布时间:2023-06-13来源:党委宣传部作者:浏览次数:4250

  2023年6月12日,在新疆农业大学2023年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校党委书记谢树青教授为全体毕业生上了最后一堂思政课,深情寄语毕业生永远保持明德、笃志、励学、竞业,做本真的自己,用青春力量书写新时代青年的担当与奉献。



  尊敬的邓铭江院士、康振生院士,老师们,同学们,校友们,家长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相聚不觉时光短,别离方知情意浓。今天,我们隆重举行新疆农业大学2023年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共同欢庆9228名毕业生开启人生新旅程。受邀参加毕业典礼的还有2020-2022届校友们,三年来,受疫情影响,你们中的很多人未能参加线下毕业典礼,带着不舍和遗憾在云端与母校告别。这份遗憾,母校不曾忘记!那一句“待疫情散去欢迎你们返校”的约定,从来都在我们心上!今天的毕业典礼虽然“迟到”,但绝不会缺席,欢迎你们回家!今天,访惠聚驻村工作地的33名亲戚也来到现场,共同见证同学们的高光时刻。

  每年的这个时候,都是我们学校最多彩的季节,绿树成荫、花团紧簇、百鸟争鸣,处处洋溢着向上的激情,绽放着生命的精彩!同样是这个时候,也是大家内心最为激荡的时刻,总有一种恋恋不舍,与老师同学挥手的那一刻眼含热泪;总有一种深深期待,即将开启人生新的旅程,迎接无限可能的未来;总有一种小小忐忑,就像第一次离开母亲独自飞翔的鸟儿,从此要学会搏击风雨。无论此刻的你是何种心绪,请同学们相信,挥手作别,是为了更好地展翅,也是为了明天更好的相遇。

  “事非经过不知难”,与前几届相比,在经历了三年疫情的跌宕起伏之后,今年的毕业典礼更显得“春风又暖百花香”。这场疫情,让我们深刻体会到,生活就像高低起伏的函数图像,不仅有极值点、拐点,可能还有间断点。也正是因为这场特殊的经历,让我们看到你们面对生活展现了“何妨吟啸且徐行”的淡定和从容,坚定了“长风破浪会有时”的信心和希望,增强了“人生变改故无穷”的敬畏和尊重,奏响了“我与祖国共命运”的青春旋律和时代强音,感谢你们的坚守、坚持、坚韧,感谢你们的青春和农业大学有缘,感谢可爱、向上、积极的你们成就了农业大学的高端大气上档次,农业大学因你们而精彩。

  这几年,你们烙下了“与国同行”的时代印记。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从嫦娥工程奔赴月球到建成天宫空间站,从疫情防控到健康中国,从一带一路到人类命运共同体,从十三五收官到十四五规划,从建党百年的光辉历程到党的二十大的豪迈奋进,从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到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高质量发展。国家的进步让国人幸福、感动与震撼!作为这些成就的分享者、受益者,从今天起,你们也将成为国家接续发展的建设者、贡献者,希望你们响应总书记号召,撸起袖子加油干!

  这几年,你们刻下了“与农奋斗”的成长印记。从自治区文明校园到全国文明校园,从自治区党建示范高校到“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从全国节约型机构示范单位到全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从共同庆祝学校七十华诞到成功举办第五次党代会,从一校运行到一校四区协同运行,从年均到位科研经费1亿元到2022年到位科研经费突破2.1亿元,这些成绩的取得让每位农大人都感到骄傲自豪和无上荣光。今天的新疆农业大学,正朝着一流农业大学的宏伟目标昂扬奋进!我相信,明天的你们,也必将为母校续写新的荣誉与辉煌!

  这几年,你们留下了“强国有我”的青春印记。从积极投入创新创业的热潮,用汗水浇灌梦想,用智慧攀登高峰,在全国“挑战杯”“互联网+”大赛中斩获国赛金奖和银奖到积极参加文化体育活动,弘扬中华美育精神,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参演的作品在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大放异彩。从弘扬体育精神,驰骋运动赛场,连续4年蝉联自治区大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团体第一名的好成绩到敢于自找苦吃,深入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一线,用青春力量书写你们这这一代人的担当与奉献。这些青春实践,沉淀了你们在母校的“独家记忆”,为奋进前行的农业大学增添了闪耀光彩!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有句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作为老师,农大学子能够在校园里学到真本领、步入社会解决真问题,能够靠着真心实意打动人心,凭借真才实学追求进步,是我们最大的骄傲。大家即将走到“凤凰花开的路口”,满载收获和憧憬,奔赴人生的新旅程,面对丰富多元的世界和充满未知的人生,希望你们永远保持明德、笃志、励学、竞业,做本真的自己。古道长亭,终有一别,在即将送同学们走出校门的时刻,我想与大家再谈一谈学校的校训,作为告别礼物送给你们。

  一是希望你们以“明德”为先,胸怀大公,塑造大写之我。“明德”取自儒家经典《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简言之,大学的宗旨就在于培养人良好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净化心灵,陶冶情操,达到真善美的最高境界。从农业大学走出去的毕业生,首先应是一个道德完善的人。有这样一位年近八旬的老人,为了改善新疆小麦品种匮乏、南北疆小麦优良品种不多等问题,退休后毅然决然的从大城市来到偏远农村,投入了全部积蓄和家人每月的退休工资,全身心投入小麦增产、减糖品种杂交选育,一干就是20多年,成功培育出杂交小麦优良品种“新冬50”,在新疆种植面积达到15万亩。他说:“我想搞高产优质小麦,把粮食增加的多多的,解决中国人吃粮问题”。他就是我校作物栽培学专业1966届毕业生——被誉为新疆“袁隆平”,新疆“最美科技工作者”张正才。我校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园林专业2020届毕业生刘静雅,2021年,刚满22岁的她担任天生沟村第一书记、“访惠聚”工作队队长,这是一个老年人占比高达50%的村,年轻的“小刘书记”,虽是小小身板,却蕴藏巨大能量,她走遍了每一户村民家,竭尽所能为村民办实事、解难事,赢得了广大村干部和村民们的一致好评,大家一致认为在她身上看到了青年人在广袤乡村的无限可能。希望你们都能立志向、立精神、立信仰,成为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成为一个照亮自己,也照亮别人,时时有亮光的人。正如诗人吴桂君在诗歌《喜欢一个人》中写道:喜欢一个人,始于颜值,隐于才华,忠于人品,迷于声音,醉于深情。一个人真正的资本,不是肤浅的美貌,也不是金钱,而是一个人美好的道德和不会随着岁月变迁而消逝的精神长相。因此不管何时、何地,也不管什么职业、什么岗位,你们都要矢志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味的人生,成为这个社会、这个国家向上向前的力量。

  二是希望你们以“笃志”为本,立鸿鹄志,塑造青春之我。“笃志”强调了对学子求真、至善、尚美个人品质的重视以及对树立远大理想的引领。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回信中寄语:希望同学们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把课堂学习和乡村时间紧密结合起来,厚植爱农情怀,练就新农本领,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建校71年来,学校培养了20余万名各领域专业技术人才,据不完全统计,65%左右的毕业生毕业后选择留在新疆,55%左右的毕业生在南北疆地县、农牧团场就业或自主创业。他们当中有的已成为各部门的技术骨干,有的已成为各类学科的学术带头人,有的担任了地县的行政管理工作,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农大人的责任与担当。我校中国语言文学与艺术学院汉语言专业2006届毕业生买吐地·沙吾尔,毕业后,胸怀报国之志,怀揣光荣梦想,将根深深地扎在乡镇基层,运用所学、施展才能,给群众讲政策、说收益、开视野、转思想,投入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帮助贫困群众稳定脱贫,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有了大幅提高,他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扎根边疆、服务人民的铮铮誓言。如今,一大批“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的农大学子在南疆基层建功立业,成为了母校一张张靓丽的名片。在你们当中,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物联网工程192班赵晨旭同学,时刻铭记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一代的寄语,“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事业中,才能最终成就一番事业。”他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服务,如今,已加入新疆农业大学第二十五届研究生支教团,将于2023年7月至2024年7月前往和田地区洛浦县开展为期一年的支教工作,把自己在大学期间所学习到的学科知识和专业素养投入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志愿为基层教育事业发展,为祖国下一代健康成长奉献自己的力量。在你们当中,有19名毕业生成为了自治区选调生,150名毕业生成为西部计划志愿者,即将奔赴南北疆基层一线开展工作。希望你们始终胸怀祖国、胸怀人民,深刻理解把握时代潮流和国家需要,超越小我、融入大我,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立志民族复兴,一棒接一棒、跑出好成绩,让青春之花在基层沃土绽放绚丽光彩!

  三是希望你们以“励学”为道,敏而好学,塑造充盈之我。“励学”语出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勃然奋励,不可恐摄也”。意思是奋发起来,激励自己。当今时代是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迭代更新迅速,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具有时代标志的知识扑面而来。过去学成一种知识使用一辈子的情况将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大学仅仅是培养了你们学习的方法和获取知识的能力,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都应紧跟时代步伐,善于在所学专业领域猎取新知识,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解决本领恐慌、知识恐慌、能力恐慌,让自己成为时代前沿中最有价值的人。原农学院农学系副主任、植物保护系主任赵震宇教授,是国内知名的真菌学家、植物病虫害专家,现已95岁高龄。在他的教学生涯中,没休过一个暑假,总是带着学生深入全疆各地区做调研、采集标本,即使退休后,仍然驾驶电动助力车往返于家和学校,坚持学习、工作,扑在科研、教学一线,先后出版了《中国真菌志》等14部专著、《新疆林木病害识别手册》等6本口袋书,为新疆的农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现如今的他,为了适应当前网络信息便捷的时代,开始自学建设专业网站,方便更多人参考使用他几十年来调研的植物病害病原资料和真菌资料。在你们当中,也有奋发求学的榜样,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水利工程专业2020级博士研究生王舒永同学,多次获得国家、自治区奖学金,参与了多项科研课题研究和道路规范编制,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3篇,EI论文1篇,北大核心论文1篇,其中在国际顶级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篇,影响因子14.224,高质量学术成果的背后是从早到晚的学习与实践,是每天比别人提前到达实验室的坚持与坚守,也是将学习时间计划精确到秒的人,即将就职于浙江台州学院。希望你们走出“舒适圈”、勇闯“无人区”,主动拒绝“躺平”,积极应对“内卷”,既惜时如金、孜孜不倦,又能心无旁骛,择其精要,学用结合,大胆实践,将真才实学在干事创业的实践中尽情挥洒,用奋斗去捍卫心中的诗和远方。

  四是希望你们以“竞业”为实,勤勉拼搏,塑造实干之我。“竞业”强调了昂扬向上、勇立潮头、自强不息、奋发有为的创业、敬业、乐业理念。大道至简,实干为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要立足本职、埋头苦干,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用勤劳的双手、一流的业绩成就属于自己的人生精彩。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侍克斌教授,始终怀揣着一颗赤子之心和大无畏精神,多次婉拒了发达省市地区高校的邀请,一心扑在新疆水利工程研究事业中,先后主持完成了水利工程技术推广和技术服务课题86项,所带领团队研发的漏斗式排沙技术等已应用于全国50多项重点水利工程,产生经济效益近50亿元,为国家水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先后荣获了“开发建设新疆奖章”和国务院特殊津贴等。在你们当中,动物科学学院专升本动物科学2101班林彭楚彬同学,2021年从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考入我校,勤奋好学,短短两年时间里发表3篇核心期刊论文,并担任了农业部重点实验室科研助理,参与研究课题3项,申请专利3项。作为“点草成金”项目联合创始人,该项目在2021年联合国全球农创客大赛中荣获世界第三的好成绩,并受邀担任了联合国世界数据论坛和亚太金融论坛等国际重大会议的嘉宾代表,与世界自然基金会达成合作,目前已收到香港都会大学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实践证明,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社会最需要、最欢迎的是有实干精神、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实干家”。希望你们今后无论在任何岗位上都能够脚踏实地,严谨务实,认认真真做好每一件小事、完成好每一项任务、履行好每一项职责。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扎扎实实做一些打基础、做铺垫、利长远、增后劲的工作,不干急功近利的事,不干违背规律的事。特别是要保持持久的专注力,发扬“钉钉子”精神,对于认准的事情“咬定青山不放松”,久久为功、善作善成。

  时光易逝,毕业有期。同学们,你们已经学有所成,即将满怀豪情去实现自己的凌云壮志,我代表学校衷心祝愿大家一路生花、鹏程万里。今天,我们不说再见,而是后会有期,因为你们即将作为校友,续写与农业大学的缘分故事。放心去飞,农大人!勇敢去闯,农大人!若干年后的你,无论是功成名就还是朴素平凡,学校都是你们永远的温暖港湾,都随时欢迎远行的游子回家看看!

  最后,让我们互道珍重!谢谢!


编辑:杨森林 万婷  审核人:赵晓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