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大人游农大】感悟援疆初心 助力学校发展——援疆临时党支部开展“农大人游农大”研学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3-07-07来源:新闻网作者:田志松 摄影:大学生记者团王嘉芮浏览次数:774

  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6月24日上午,新疆农业大学第十批援疆干部临时党支部前往陆港校区、亚心校区开展“农大人游农大”研学实践活动。学校第十批援疆干部临时党支部书记、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郑英宁,校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赵文斌参加活动。



  大家首先来到行政楼楼下,参观办学方针文化石。“理论联系实际、教学结合生产”的办学方针,指导培养了一批批为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农大学子,其中所蕴含了深刻的意义。文化石背后“屯垦戍边”四个大字,更是在新疆办好高等教育,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也映衬出援疆精神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



  在故事园,大家认真学习每一个故事,瞻仰了王震将军和涂治院士的塑像,大家肃立向老将军和涂治院士致敬,缅怀先辈们为新疆高等教育做出的巨大贡献。在瞻仰与追思中传承农大红色基因,继承先辈们的光荣革命传统,赓续红色血脉。



  当天上午,大家乘车前往陆港校区,三坪教学实践基地(陆港校区管委会办公室)直属党支部书记(副主任)周松为大家介绍了陆港校区的历史、功能作用和发展建设等情况。陆港校区主要为农学、园艺、资源与环境等6个学院提供农业生产实习服务,也面向社会进行农业科普和耕读实践教育。



  看着老旧的学生宿舍、实验厂房原址和新建的综合实验大楼的对比,陆港校区逐渐完善的教学实践设施、宽敞整洁的住宿和教学环境,大家深切感受到学校近些年的办学成就和改革事业发展的巨大变化。大棚里蔬菜挂满了架子,外面的果树也硕果累累,农业新技术应用带来的科技进步随处可见,结合新时代耕读教育,农大学子必将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征程中,为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出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当天,大家乘车来到亚心校区,新生学院党委书记侯涛陪同大家参观了办公楼、图书馆、体育馆、实验室等教学设施,并为大家全面细致地介绍了该校区的发展历程、基本情况、管理模式和未来规划。该校区由亚心校区管委会、新生学院和科技学院组成,目前有师生员工8700余人。几年来,该校区不断加强组织建设,推进各类改革,探索如何提高学生思想、文化素质,进行校区低成本运行,校区与大学体制机制全面融合等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郑英宁对各校区的详细介绍表示感谢,并对大家的敬业奉献表示感谢。他指出,新疆农业大学始终秉承红色基因,始终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精神。农大的发展依靠的是党委的坚强领导和广大教职员工的努力付出,大家服从组织、兢兢业业、一人多能、毫无怨言的精神,值得每一个援疆干部学习。

  他强调,每个援疆干部要时刻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要经受严格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要始终不忘援疆初心、牢记援疆使命,时刻思考“拿什么援疆、援疆干什么、援疆结束了留什么”。



  还有不到一个月,第十批援疆干部就要返回原单位,虽然形式上的援疆即将结束,但是对新疆、对新疆农业大学的关注和支持永远不画句号。无论我们到哪里,只要学校有需要,我们一定会义不容辞,尽最大努力,做好支持工作。大家要站好最后一班岗,传好接力棒,感情不掉线、奉献不掉链,继续为农大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编辑:冯魁 万婷  审核人:赵晓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