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党委校长办公室副主任,2020年10月参加对口支援工作,现任新疆农业大学教师工作部(人事处)副部长、副处长。
主要业绩:积极推动新疆农业大学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十四五”援建协议落地落实,先后协调对接新疆农业大学10家部门单位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14家部门互动交流,分别在学生访学、业务学习、学科建设、人才培养、项目合作等方面开展交流合作。做好人才引进和师资培养工作,主动对接疆外高校就业部门负责人,宣传招聘待遇和政策,建立长期招聘合作意向,2021年至2023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有10名博士毕业生正式入职我校,新疆农业大学共有10人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攻读博士,牵头做好2023年“小组团”援疆工作,新疆农业大学最终获批“小组团”援疆6个,柔性援疆专家33位。推动新疆农业大学人事制度改革,先后指导完成《新疆农业大学师德考核办法》《新疆农业大学职称评审办法》《新疆农业大学职称评审破格条件》、高层次人才引进办法等文件制度制订完善工作,确保各项规章制度契合农大实际情况,在年度考核和援疆工作考核中多次评为优秀。
援疆感言:三年援疆路,一生农大情,我会一如既往关心农大,支持新农大,为新农大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田志松,东北大学科技产业集团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常务副总经理,2020年10月参加对口援疆工作,现任新疆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处副处长。
主要业绩:参与《新疆农业大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资金管理办法》《新疆农业大学科研工作量化标准》《新疆农业大学科研诚信管理办法》等制度规范的制定、修订工作;积极推进有组织的科研工作,助力科研内涵建设,制定完善《新疆农业大学科研管理处议事规则》,经常与同事交流分享服务理念和管理经验。积极组织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自治区社科基金项目等项目申报工作,从组织动员、征集发布、修改论证、审核审查等各个环节认真谋划、严格把关,确保申报工作严谨有序展开,课题数量和质量逐年提升。积极发挥援疆桥梁纽带作用,汇聚援疆科研合力,为学校新农科、新工科建设、合理规划学校发展建设布局提供参考;积极探索“小组团”援疆工作模式,协助援疆人才申报科研项目,组织援疆专家服务团项目,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助力。
援疆感言:我将把援疆的初心使命化作更加努力工作的动力,无论将来我身在何方,我的心将永远牵挂新疆!
胡白石,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教授,2019年3月参加对口支援工作,现任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副院长。
主要业绩:始终站稳立场、坚定信念、坚持原则,做到心中有国家、心中有民族、心中有责任,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坚持科技引领、团结协作,加快把科技创新“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时刻把本职工作置于党和国家大局中来思考和谋划,确保所从事的科学研究工作与自治区产业发展需要紧密结合。圆满完成了库尔勒香梨病害科研防控工作,解决了香梨“禁蜂减产,放蜂传病”的难题;指导企业研发了“电加热自动消毒修枝剪”并批量生产和应用,解决了“枝枯病”工具传病的世界性难题;研发了检测枝枯病的“基于单克隆抗体的胶体金免疫检测试纸条”,该技术产品为世界首创,该科研成果2022年获得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对新近入侵的油菜毁灭性病害进行科研和防控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胡白石同志连续担任第九批、第十批援疆干部,获评江苏省“优秀共产党员”。
援疆感言:新疆是我家乡,新农大是我母校!为了新疆的粮油丰收,瓜果飘香,把论文写在天山南北,为家乡和母校奉献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管仪庆,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副教授,2020年10月参加对口支援工作,现任新疆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
主要业绩:积极协调对接河海大学图书馆,为新疆农业大学师生提供专门网络账号,建立了两校图书资源共享体系。促成河海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新疆分中心的建设,梳理两校青年教师科研方向,牵线搭桥促成双方教师开展科研合作,协助指导共同申报各类基金及科研项目,两校教师合作申报获批自治区科学技术一等奖三项,合作编写教材1部。两校对接建立了网上云课堂,共享网上课程资源。积极联系相关行业专家、教执委委员对新疆农业大学水利学科评估和专业认证材料进行审阅和指导,负责完成水利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教学大纲修订工作,土木水利类专业博士申报工作和教学大纲的编写工作,学院21个产学研基地的评估与专家论证工作,助力新疆农业大学水利工程专业认证和学科评估。认真组织各类教学改革项目和研究生创新研究课题的申报工作,15名教师获省级校级研究生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资助,38名研究生获校级及以上优秀毕业生和毕业论文。
援疆感言:迢迢援疆路,悠悠昆仑情,夏冬轮回转,冰川共蹉跎。
刘湘江,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副教授,2020年10月参加对口支援工作,现任新疆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副院长。
主要业绩: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学的中心环节,按照“金课”标准,持续推进课程建设与改革,获批自治区杰出青年项目1项、自治区重大专项子课题1项、协助学院获批学院首个省部级科研平台“新疆智能农业装备重点实验室”、承担《试验设计》《农业机械化工程专题》2门课程教学工作、指导研究生3名。协助签订新疆农业大学和浙江大学对口支援框架协议,在顶层设计上落实了援建单位的对口支援工作制度。依托浙江大学现有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设立“西部科研基金”专项。建立两校科研仪器共享平台,鼓励青年骨干教师和研究生利用共享平台开展科研,积极推进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分中心或分室的建设。积极联系浙江大学、江苏大学专家学者协助、指导学院一流专业、一流课程、自治区重点学科的申报和论证,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入选教育部一流本科建设点专业;修改研究生培养方案和学院本科教学审核评估资料和自评报告,完善学院“十四五”规划。
援疆感言:求是创新西迁路,屯垦戍边援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