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下午,自治区政协副主席艾则孜·木沙与自治区政协常委、新疆农业大学校长蒋平安,自治区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副主任穆太力甫·托乎提等一行,来到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马德英教授团队驻玛纳斯县科研基地,调研昆虫生物转化厨余垃圾及农牧业废弃物新技术,为自治区农牧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及绿色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农田残膜污染治理探索新的思路和途径,并为新疆玛纳斯虫子鸡科技小院和新疆农业大学产学研实践育人基地揭牌。
基地负责人马德英向调研团介绍了环境昆虫“三元”转化有机废弃物技术体系、生物动力和机械动力相结合高效分离残膜混合物项目。
艾则孜·木沙表示,环境昆虫转化有机废弃物新技术和基于昆虫生物分离残膜混合物的创新研究,不仅可以变废为宝,而且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是值得大力推进的技术体系,建议团队下一步要算好经济账和生态账,发挥科研优势,继续深挖昆虫产品在绿色生态循环农业和大健康产业上的发展。
艾则孜·木沙对科技小院的虫子鸡无废健康养殖新模式表示赞赏,他表示,科技小院通过科研赋能,让农户养的虫子鸡品质有提高,效益有保障,这种模式非常好;建议团队在攻关虫子鸡品质的同时,还需创新推广模式,保质增量,扩大“虫子鸡”品牌的影响力,让生态养殖链惠及更多养殖户和消费者。
艾则孜·木沙对新疆玛纳斯虫子鸡科技小院和新疆农业大学产学研实践育人基地建设成效给予充分肯定,勉励科技小院的驻地研究生和本科生,扎根基地、深入生产一线做科研,加强科研团队和基地建设,通过植保、农学、园艺、农业机械、动物科学、药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形成完善的产业链,创造更大的效益。建议玛纳斯县政府要大力支持在基层坚守,服务生产一线的科研团队,将该基地作为玛纳斯县校企合作的长期稳定基地,充分发挥新疆农业大学推动农业科技发展的作用。
新疆玛纳斯虫子鸡科技小院以环境昆虫转化有机废弃物链接生态养殖业(虫子鸡)产业化研究与示范推广为核心,以环境昆虫资源化开发和“种养转”绿色生态循环农业打造为特色。通过“科技小院+农户”模式已累计出栏虫子鸡4万只,昆虫产业链已突破500万元。新疆玛纳斯虫子鸡科技小院和新疆农业大学产学研实践育人基地已培养博士研究生1名,硕士研究生9名,本科生20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