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铭江院士学术报告会暨赠书仪式在新疆农业大学举行

发布时间:2023-05-08来源:宣传部作者:万婷 摄影:杨森林浏览次数:1208

  在全国上下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之际,5月6日下午,中国工程院院士、新疆农业大学名誉校长邓铭江来校举办学术报告会,向学校及师生代表赠书。全体在家校领导、机关各部处室负责人、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全体教师及相关专业研究生在图书馆学术报告厅聆听讲座。新疆农业大学校长蒋平安主持活动。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正高级工程师张双虎来校聆听了讲座。



  活动现场,邓铭江院士将学术著作《中国西北水三线空间格局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研究》赠送给学校,校党委副书记张小楠代表学校接受赠书,并向邓铭江院士颁发了捐赠证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院长马英杰教授等师生代表上台接受赠书。






  邓铭江院士以“西北水三线空间格局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研究”为题,为广大干部师生带来了一场生动的学术报告。水是西北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邓铭江院士团队针对西北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面临的挑战以及西北稳定发展的地理与历史之忧,通过对西北调水方案的初步分析,提出西北“水三线”建设空间格局与水资源配置方略,形成以西北“水三线”建设为构架的水资源梯度配置格局,支撑西北地区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国土资源、人口分布、产业经济的空间均衡、优化布局、协调发展,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水资源保障。



  邓铭江院士的整场报告紧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着眼服务保障国家安全和重大战略,为新疆水资源和水利工程研究方面提供了思路和参考。报告内容丰富,立意深远,有深度、有高度、有温度,充分体现了一位战略科学家的大国情怀。报告结束后,他还与现场听讲的师生进行了互动,认真解答师生们提出的问题,赢得在场干部师生阵阵热烈掌声。



  蒋平安在总结讲话时表示,邓铭江院士是中国水利事业的骄傲,也是新疆农业大学的骄傲,作为学校杰出校友和名誉校长,邓铭江院士一直十分关心学校发展,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领域给予新疆农业大学大力支持和帮助。此次,邓铭江院士将学术著作赠送给学校,体现了他严谨治学、精勤育人、言传身教的科学精神和对学校发展建设的关心和期盼,是送给学校的一份厚礼。他勉励青年师生向邓院士学习,始终围绕国家发展战略目标,充分认识建设水利工程一流学科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立足自身优势、发挥自身长处,找准创建的科学定位,明确创建的目标路径,不断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育,用好对口支援高校资源,联合开展科研攻关成果转化,凝聚工作合力,推动水资源领域科研水平不断提升,促进学校改革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建设一流农业大学努力奋斗,为推动新疆科教事业、水利事业不断向前做出应有贡献。



  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副教授李丰琇聆听报告后表示:邓院士用精彩、激昂、幽默的语言介绍了何为“水三线”、建立“水三线”的意义以及如何建立等内容,提出了“水利经济”的宏观思路。听完邓院士的讲座深受启发,更加明确了今后努力的方向。作为新疆水利人,我们要承载历史使命,认真思考如何写好新疆的“两个田字”,如何建立疆域水网并融入国家水网,积极为新疆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有幸聆听了邓院士的报告,为邓院士深厚的学术造诣、赤城的家国情怀深深感动!水利工程2021级博士研究生赵桥表示,作为一名水利专业研究生,我要致力于西北地区水资源高效利用研究,在果树水-盐调控问题上刻苦专研,不辜负邓院士对我们的期望,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



邓铭江院士简介:

  邓铭江,中国工程院院士,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自治区科协主席,新疆农业大学名誉校长、终身教授,西安理工大学省部共建西北旱区生态水利重点实验室名誉主任,旱区生态水利研究院院长,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首席专家。邓铭江院士长期从事干旱区水资源研究与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建立了干旱区水循环调控理论与工程技术体系,解决了沙漠长距离调水工程中的重大技术难题,创建了横坎儿井地下水库新技术,开展了大尺度生态调度研究与创新实践,长期致力于西北跨界河流研究与开发建设,是新疆科技界的杰出代表,知名水利专家,是干旱区水利与水资源研究的学术带头人。2004年荣获“开发建设新疆奖章”,2010年当选新疆五十年十大优秀科技人物,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新疆科技进步特等奖,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创新奖,水利部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二等奖,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自治区优秀工程勘察设计一等奖4项;出版专著7部,发表论文百余篇。


编辑:万婷  审核人:赵晓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