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研究生导师和学生热议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学生回信

发布时间:2023-05-05来源:研究生院作者:顾爱星、胡强浏览次数:1127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回信,希望同学们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引发研究生管理部门、国家级科技小院、培养单位师生广泛热议。

  研究生院院长张巨松教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学生回信,深受鼓舞,倍感振奋。我们要以回信精神为指引,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不断完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体系,加快推进我校科技小院建设步伐,在广阔田野中培养知农爱农,切实解决生产问题的专业人才,把论文真正写在天山南北,为建设农业强国做出应有贡献。



  草业学院副教授、呼图壁苜蓿科技小院负责人张树振:作为一名高校老师,我深切感受到了年轻的农业科技人员应该更多地扎根基层,发挥他们的青春活力,为实现“三农”事业做出贡献。我始终把“强农兴农”作为自己的使命,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基本原则,用行动来教育学生对农业的热爱,提高他们对农业的兴趣,为党和国家培养出一批有创造力、有知识、有能力的新型农业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践行“科技报国”初心使命,将科技创新作为己任,与学校各学科教师一道,积极投身教育事业、助力乡村振兴,在一线实践中不断成长进步,扎根基层一线,在实践中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不断成长。

  动物科学学院教授、新疆昭苏马科技小院负责人孟军: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学生回信中指出,要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我深切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小院这一孕育新时代农业高层次人才载体殷切的期盼。科技小院不小,是厚植情怀的摇篮,是练就本领的舞台。回想十几年前,我也是在小院里度过了我的硕士、博士生涯,在这里我们和马儿、牧民、马场技术人员同吃同住同劳动,度过了数个难忘的年头,也成就了现在的我们。现在,作为新疆昭苏马科技小院的负责人,我看到了一批批在小院接续奋斗的年轻人,看到了一批批越来越先进的技术应用于马业生产,看到了马匹生产性能有了长足的提升。我想,马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迎来了最好的发展时机,中国式马产业现代化建设道路必将磅礴前行。

  农学院教授、新疆阿瓦提棉花科技小院负责人汤秋香: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和农业一线的工作者,在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的回信后,我对我们科技小院的未来充满了信心。我们的科技小院主要致力于解决农业实践问题及培养乡村振兴人才两项工作。针对教师人数少,学生知识面掌握不够的情况,我们试着通过邀请一些当地的农业科技工作者对学生进行田间授课,再由学生对农民进行培训,使农民自己成为“人才”,效果很好,这样不仅使同学们牢牢地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还能培养更多的懂科学技术的农民。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作为一名农业青年科技工作者,我今后会继续以实现乡村振兴为目标,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多出科研成果,为农业强国的建设添砖加瓦。

  草业学院副院长孙宗玖教授:在五四青年节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学生的亲切回信,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国广大青年的关爱和希望,对“三农”工作、农业强国建设、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高度重视,让我们倍感振奋与鼓舞。我们始终恪守“明德笃志,励学竞业”的校训,秉承“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农大精神,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锚定自治区优质畜产品产业集群的需求,坚持“从生产中来,到生产中去”理念,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扎根生产一线,将科技创新、社会服务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接续奋斗,把成果写在大地上,实事求是解决生产中的关键瓶颈问题,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动物科学学院副院长依明·苏来曼副教授: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后,我深切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小院的期盼。作为一名农业高校的教师,要以科技小院为载体,认真开展教育教学、科技培训、技术示范等工作,着力集成应用一批先进成果,示范推广一批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模式,打造引领一批科技示范村(镇),培育壮大一批新型畜牧生产经营主体,分层次抓好示范场(户)、村级防疫员、养殖带头人、农牧民等科技培训工作,加快构建一支业务操作技能熟练、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技术服务团队和带头人,为新疆农区高效肉羊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园艺学院副教授田嘉:在全国上下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之际,我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同学们的回信。我深刻体会到,党和国家对社会主义农业发展的重视,也体会到对农学学子的殷切期望。作为农业高校的一名教师,我将坚决贯彻党的路线方针,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理论联系实际,做好育人工作,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把论文写在乡村大地,切实为新疆园艺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科技支撑,为实现乡村振兴作出贡献。

  农学院作物学2021级博士研究生张昊:在读到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同学们的回信后,我备受鼓舞,更加坚定了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的决心。作为农学专业的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我们要做的不只是让农民吃饱、穿好,我们要让农业可持续地发展下去。对此,我们成立了“沙雅红色小分队-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小胡杨科技服务队”,在帮助农民解决农业生产上的问题,提高作物产量的同时,也积极地向农民宣讲棉田绿色安全生产的观念。在今后,我要时刻牢记自己肩上兴农强国的责任,以更加奋进的态度投身到乡村振兴的服务中,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

  草业学院草学2021级硕士研究生苏洋:我所在的呼图壁苜蓿科技小院是新疆农业大学的一个为苜蓿高产高品质栽培技术而进行多年研究的科技小院。探索以草为主的生态治理方法和途径,为解决新疆饲草短缺问题为目标而努力。在国家越来越重视草在生态治理和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下,我深知自己作为草业科学专业的一名学生,要在解决新疆生态环境改善和饲草短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一直奉行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的道理,一直在新疆农村进行着以“核桃林间间作、套种、复播”等不同种植模式种植苜蓿,为减少水土流失、提高土壤肥力、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增加饲草产出。为研究优质高产草地的建设与管理技术体系做出自己的一份努力。我会通过个人的努力,逐步积累科研经验,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将所学应用于生活。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为加速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自己的贡献。

  动物科学学院畜牧学2021级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李伟建: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学生回信,我激情澎湃、深受鼓舞。作为全国科技小院之一的墨玉肉羊科技小院的一员,我们常年扎根于和田地区墨玉县,我们与农民共同劳动,逐步将自己所学的书本上的知识转化为实践劳动,带动当地农民养殖致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扎根农村、了解农民、切实感受到较低生产水平的农业与现代农业的差距。作为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专业的研究生,我切身感受到种业振兴在现代农业中的重大意义。我和老师同学们要持续做到坚定理想信念、脚踏实地、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的努力奋斗,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动物科学学院畜牧学2021级博士研究生袁鑫鑫: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给予了我们青年一代深情的关怀与殷切的期许,更加坚定了我投身“三农”的坚定信念。作为科技小院的一名博士研究生,在驻扎祖国西北边陲的昭苏县军马场期间,我和牧民同吃同劳动,我们的试验涉及马匹营养、马匹繁殖、马匹调教训练及性能测定等环节,将理论与实际紧密联系,用科技助力马业振兴。作为草原“牧马人”一员,我们将实验室设在马房中,论文写在草原上,成果留在牧民家里,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我们通过在马场近距离的接触马,更好的了解马匹习性,将科学研究成果在马圈中进行转化。虽然每天工作很累,但每天都收获颇丰,既锻炼了身体,又提高了专业技能。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要发扬奋勇拼搏、迎难而上、吃苦耐劳、脚踏实地的精神,把青春的光和热洒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为马业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草业学院2021级农艺与种业硕士研究生周晨烨: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的回信后,让我备受鼓舞、倍感振奋,深切感受到国家对农业发展的重视,对建设农业强国的决心,给予农学学子的厚望。作为一名农科学子,我始终不忘草业专业使命,今年5月至今一直在乌鲁木齐草原站实习,并结合专业知识为当地生产提出建议,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今后我还将脚踏实地、练就兴农本领,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农业生产之中,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


编辑:万婷 冯魁  审核人:赵晓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