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假,农学院小胡杨科技服务队积极响应“全国农科研究生志愿服务联盟·新疆农业大学研究生乡村振兴志愿者暑期实践”活动号召,依托自身专业特点组建10余支小分队。35名教师、179名研究生、108名本科实习生,分赴昌吉州、伊犁州、克州、和田地区、喀什地区、巴州地区、塔城地区、阿克苏地区、哈密市等南北疆各地州市县的基层一线,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喜迎校庆70周年,向党的二十大献礼。
走进农田,助推农业增产增效
7月,沙雅县海楼镇、托依堡镇、努尔巴格乡等棉花种植示范点,农学院小胡杨科技服务队——沙雅红色小分队着力解决农户们在棉花播种时会反映的问题。团队指导老师张巨松教授和汤秋香教授亲自为农户示范和指导,实地解决农户面临的问题,在当地取得良好的社会成效。
今年暑期,农学院小胡杨科技服务队——一“麦”相承科技服务队前往昌吉回族自治州阜康市,结合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协助当地农业农村局开展小麦“促丰收、争高产”科技志愿服务活动。队员们选取适合样点、手握麦穗、精确计数,对阜康15万亩小麦进行大田测产和品种摸底布局分析,为农户提供指导。
走进农村,擦亮乡村振兴底色
在伊宁县的中国农技协“新疆伊宁薰衣草科技小院”内,农学院小胡杨科技服务队——薰衣草小队在苏秀娟教授的带领下根据生产需要开展薰衣草相关试验。队员们与当地农户同吃、同住、同劳作,农忙时一起在田间除草,下雨前并肩抢收晾晒的花穗,和农户们打成一片。融入其中的科技服务也让同学们深深的爱上了农村、理解了农民、懂得了农业,从学以致用的实践中体会到了巨大的认同感。
今年6月以来,农学院小胡杨科技服务队——薯田花园实践团队自针对阜康市周边乡镇和农场开展检疫性害虫检测调查工作。设立蝗虫隔离带防治蝗虫扩散、利用卫星影像系统建立病虫害监测点位、合理消杀仓储害虫,队员们制定防治计划,开展绿色防控,帮助农户和相关商户企业守好“粮袋子”。
在玛纳斯县包家店镇实践基地,农学院小胡杨科技服务队——生态虫子鸡无废健康养殖新模式助农团队开展环境昆虫链接虫子鸡产业链项目攻关和示范推广。团队为农户免费提供场地和技术支持,以惠农的价格提供复合虫粉原料,指导当地农户开展生态虫子鸡无废健康养殖新模式的就地示范,将科研成果就地转化,服务当地农户、增加农户收入。
走近农民,惠农政策深入人心
在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农学院小胡杨科技服务队——驻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实践团队与“访惠聚”工作队和村委会一道,走家串户、走访调研、宣传强农惠农政策。结合田间试验,团队开展现场观摩和科技指导,进一步调动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8月初,农学院小胡杨科技服务队——麦浪滚滚志愿服务队前往塔城市周边多个乡镇走访农户及农资经销商,开展技术服务、帮扶基层工作、为乡村振兴建言献策,对塔城市周边多个乡镇农资店及超晚播麦田走访调查,开展“课堂+大田”双模式农技服务工作。在塔城市二工镇五里村,麦浪滚滚志愿服务队与五里村两委建立密切联系,参与村委组织活动,与农民交朋友,协助基层了解农民所需,解决农民所求。
暑期实践虽已结束,但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小胡杨科技服务队仍在行动。大家纷纷表示,要将实践中的收获和认识带回学校,忆往昔、寻初心,传承农大红色基因,激扬奋斗青春底色,让红色基因于薪火相传中绽放芳华,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