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我们自豪,我们去了脱贫攻坚第一线!

发布时间:2020-04-28来源:宣传部 化学工程学院作者:万婷 丁焘浏览次数:109

  “这次表格做的非常好,完成后一定要记得保存和重命名……”在和田地区于田县英巴格乡康托喀依村,化学工程学院应化161班的阿不都瓦力·尼比给村干部教表格数据汇总方法。


  教村干部办公自动化


  一次偶然的机会,阿不都瓦力·尼比得知学院党委要选派优秀学生到于田县深度贫困村参加社会实践,他和同班同学阿布迪卡依木·麦麦提艾买尔一拍即合,第一时间报了名。2019年6月,他们带着学院捐赠给村里的两台电脑,坐了23个小时的火车来到和田,又转乘7个多小时的汽车,最终到达于田县英巴格乡康托喀依村,开启长达9个月的脱贫攻坚社会实践。

  康托喀依村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距离于田县城40公里,地理位置偏僻,风沙天气频繁,土地荒漠化、盐碱化程度高,产业基础薄弱,全村有51户204人,是新疆农业大学派驻于田县85个深度贫困村之一。村民致贫原因复杂多样,贫困程度深,脱贫攻坚任务艰巨。


开展入户走访工作


  到村里,阿不都瓦力和阿布迪卡依木迅速转变身份,努力适应新环境,积极主动配合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开展各项工作,帮助工作队和村干部高质量完成了脱贫攻坚入户走访、基础档案数据整理、惠民政策宣讲等一系列工作。业余时间,他们常与年龄相仿的村干部交流学习,向村干部学习基层工作经验,帮助村干部提高办公自动化水平。今年3月中旬,他们要完成毕业设计,离开了康托喀依村。


  入户摸排扶贫项目


  听说他们要走的消息,七十多岁的买买提·阿乌拉难过地哭了。“他们和我的孙子一样大,帮我家干农活、摘棉花、搭葡萄架,上次我摔伤了,是他们把我送到医院得到及时救治,才没留下后遗症,我真舍不得他们走!”

  “阿不都瓦力和阿布迪卡依木在村里表现特别好,他们踏实肯干,工作任劳任怨,努力克服各种困难,最长连续工作100余天没休息,信息统计、入户走访、村民夜校小老师,他们认真完成每一项工作,展现了农大学子吃苦耐劳的优良作风!”村第一书记、新疆新能源集团联强农业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冯建洲对他们在村里的表现给予充分肯定。


担任村民夜校教师


  疫情防控期间参加值班


  “他们在学院表现非常好,阿布迪卡依木是学生干部,积极参与学院各项活动,阿不都瓦力成绩优异,他们品行端正,工作细致,乐于助人、团结同学,在参加社会实践期间,积极协助丁焘老师完成各项脱贫攻坚工作,充分展现了新时代大学生的责任和担当!”化学工程学院党委书记马志强说。


化学工程学院领导去村里看望学生


  “我们的家乡在和田,能够去脱贫攻坚第一线,为家乡脱贫攻坚贡献力量,我们非常自豪!和村民一起劳动、一起学习的日子宝贵又难忘,勤劳朴实的村民深深感动了我们。毕业后,我要回家乡继续为基层百姓做好事、做实事,助力脱贫攻坚,服务乡村振兴,希望能有机会再回到康托喀依村,看到全村老百姓脱贫致富、过上好日子!”9个月的社会实践让两个小伙砥砺了意志品质,增长了工作本领,坚定了人生理想。

  学校将继续发挥特色学科专业优势,组织专家教授、青年教师、大学生深入基层,开展脱贫攻坚项目调研、科技服务和智慧农业推广,为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做出积极贡献。



编辑:万婷  审核人:刘春海